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過去的一年里,互聯網醫療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診療環節,隨著公立醫院大量加入,互聯網醫療平臺與之合作增加;資本市場,京東健康上市,多家企業獲得大額融資;用戶層面,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6月,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76億,占網民整體的29.4%。
盡管互聯網醫療跨越空間的優勢發揮了巨大價值,但動脈網發現,在手握資金和大規模用戶的現狀下,企業卻正在抓緊布局線下。
總融資387億,部分企業規模化盈利
繼續互聯網醫療元年之后,2020年,互聯網醫療行業再次受到資本熱捧。據動脈橙數據庫顯示,2020年一級市場融資16起(以自建了互聯網醫院的平臺計算),總融資額168億元。京東健康上市,若以公開發售價70.58港元計算,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64.57億港元(約220億人民幣)。照此統計,2020年行業總共融資387億元。
2020年互聯網醫療融資情況,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動脈網制圖
從融資詳情來看,2020年大額融資集中在少數企業。其中,丁香園、京東健康等已實現規模化盈利。丁香園5億美元融資將用于強化專業壁壘,探索更多醫療健康場景,打造更多專業可信、連續整體的系列健康產品。京東健康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進一步擴大用戶群體,加強醫藥和健康產品的供應鏈能力,擴張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加強技術賦能解決方案并持續創新。
然而,目前互聯網醫療企業仍然難以通過在線問診實現大規模盈利,藥品保健品銷售成為主流的盈利模式。
實際上,與線下醫療服務相比,互聯網醫療主要在于進行常見病和慢病復診,無法開展檢查檢驗和手術等項目,對于同時提供醫和藥的平臺來說,藥品自然會占據較大比例。不過,動脈網梳理2020年18家互聯網醫療企業的變化發現,行業正在加強線下布局,探索更多方向的道路。
為何要加強線下布局?
縱觀行業整體態勢,互聯網醫療不受空間限制的特點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巨大價值,且價值仍然在持續。但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的一系列變化也讓行業意識到,線上價值是需要通過線下能力來維持和鞏固的。
公立醫院“上線”帶來格局變化
動脈網此前在《公立互聯網醫院加快入局,線上醫療呈現三大變化和三大趨勢》一文中分析,2020年公立醫院大量進場,隨之產生了相應的建設和運營服務。
據動脈網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100強醫院中(按復旦版醫院排行),已有71家開通互聯網醫院或互聯網診療服務;國家衛健委在202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每家醫院的線上平臺背后,都有一家或多家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撐。
以醫療云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心醫國際為例,心醫國際構建了國內最領先的智能醫療云平臺,為醫療機構提供遠程醫療、移動醫療、互聯網醫院等技術服務,覆蓋診療、教學、科研、管理等多個維度。2020年底,心醫國際服務的醫療機構達2萬多家,而在2019年和2018年底,這一數字分別為1.2萬家、8000家,可見2020年技術需求增幅之大。
同時,公立互聯網醫院醫保優勢帶來了患者選擇的變化。目前納入醫保定點的互聯網醫院中,以公立醫院為主,當這些醫院能夠滿足患者復診開藥、送藥的需求時,患者大概率會因為醫保而選擇它。
盡管目前公立互聯網醫院也處于起步階段,但放眼將來,若其服務量大幅上升,則有可能分流一部分原本在互聯網醫療平臺復診購藥的患者。從這個角度講,互聯網醫療平臺需要加大與公立醫院合作。
布局線下是打通醫保的前提
互聯網醫療平臺能連接全國范圍內的醫生資源、患者資源和產業資源,具有跨地域的屬性。然而,從納入醫保的角度看,又具有一定障礙。
目前,醫保以市級統籌為主。在線下,患者以本地就醫本地報銷為主,以異地就醫本地結算為輔,支出的也都是參保地的醫保基金。但互聯網醫療異地就醫結算尚無明確規定。因此,互聯網醫療平臺若要納入醫保支付,須在相應的統籌地區落地,與當地醫保對接,整合醫療資源為當地參保者服務。若要在多地接通醫保,則需在多個區域落地。
目前,微醫互聯網總醫院已在全國各地落地30家互聯網醫院,其中17家成為醫保定點機構。2020年2月,醫聯旗下的成都高新海爾森互聯網醫院也打通了在線個賬醫保支付通道,成都參保患者可使用醫保個賬支付在線復診和藥品費用。
平安好醫生旗下互聯網醫院于2020年3月接通了湖北省級醫保在線支付。此后,旗下互聯網醫院又在銀川、東莞等地實現醫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