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01 、互聯網醫療業務模式
從互聯網醫療目前開展的業務看,它無非是把慢病管理、術后康復、復診、隨訪、預約、掛號、繳費、藥品配送等這些原來院內的業務,遷移到了互聯網上;把原來藥劑科、臨床科室、掛號收費室等科室的一些工作變成了與配送公司、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互聯網運營商等外部企業的合作,利用互聯網技術共同完成了對患者的服務。
正是因為這種變化造成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互聯網醫療正在改變著現有的醫療服務模式,會給醫療業務帶來些新的風險。
國家衛健委統計信息中心主任張學高講課時提到,目前互聯網醫院運營模式分為三種:實體醫院的醫療資源線上服務模式(H+I模式)、醫聯體共同線上融合服務模式(H與I融合模式)、集聚醫生資源的平臺服務模式(I+H模式)。
我通俗的翻譯一下就是醫院自己玩的、多個醫院一起玩的、互聯網公司邀請醫生來一起玩的三種玩法。
02 、互聯網醫療業務風險
這樣看來,開展互聯網醫療必須要和網絡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之類提供網絡線路的公司)、信息技術服務商(就是幫著醫院把需求轉換成服務提供在互聯網上的公司)、平臺服務商(支付寶、微信或者其他類似的企業,沒準哪天還有抖音、嗶哩嗶哩也說不準)、醫療服務配送商(藥品物流企業之類)打交道。而且醫療服務的特點是7*24*365天全天候服務,所謂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這些合作之間的任何問題都會影響到醫療業務的開展,甚至帶來醫療風險。
雖然對患者來說,他看到的就是一個APP(支付寶服務號、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或者自有APP),但其實背后是這些不同的企業在各自提供服務。企業要生存那就有盈利的需求,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不變的原則。然而對醫院來說,救死扶傷則是我們的最大追求。利益共同體如何協調好各自利益也會影響到互聯網醫療業務的開展。
比如醫院開展了藥品配送,但是患者拿到手的藥品發現該用冷鏈配送的沒有用,發現藥品近效期了等等這樣的問題,他肯定不會去找配送公司,一定是去找醫院的麻煩,因此必須在合作時明確好相關約定。
再者,對于醫聯體或者區域互聯網醫院,更是因為涉及到多家醫療機構的協同,如果沒有在建設之初沒有制訂好統一的技術規范、操作規范,相關人員也沒有進行統一培訓。這上線必然就存在著大家對系統操作、理解上的不一致造成步調和處置上的不同互聯網醫院?風險隔離,更是存在極大風險。
在醫政管理上,互聯網診療與傳統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互聯網診療有衛健委這個婆婆,她管著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ヂ摼W醫院必須跟監管平臺對接,接受其監管。所以呀,以往醫生犯錯誤衛健委一般最后才知道,在互聯網醫療中,他們可是第一個知道的喲。因此先規范好醫院的各種診療行為,梳理好診療目錄,制定好業務流程會讓互聯網醫療的開展更順暢。
我們開展互聯網醫療時一般都會選擇SaaS模式,一般我們都是這么被告知的,“我們就是提供一套滿足你需要的信息服務,你只要明確相關醫療業務流程,不必要關注那些技術細節?!倍嗪醚剑嗍∈卵?!
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的,我們把業務流程定好,告訴服務商,服務商生成服務就可以用了。對于那些服務全國的廠商來說,各種業務都是現成的,你點選設置就好了,方便。就好比我們去吃火鍋,你拿著菜單勾選就是了。可是,某日當你發現這流程需要修改時,平臺會告訴你,對不起,這屬于特殊需求,我們的開發需要走流程,大約需要7個工作日。哈哈,想起我有次去吃飯,點了條魚,等了幾個小時還沒有上,一問,才知道,餐館派人去菜市場買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