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精品3p人妻网站|日本老熟妇maturebbw|日韩 欧美 综合

新聞資訊

病床醫護對講系統 《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公布 禁止統方、補方

2023-10-18 11:33

10月26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公開了《互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11月26日。

該征求意見稿共七個章節,設置了41個條款,對醫療機構監管、人員監管、業務監管、質量安全監管都做出了相應規定。

醫師電子證照應在平臺顯著位置公布

征求意見稿要求,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對轄區內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實現實時監管。

醫療機構應當有專門部門管理互聯網診療的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藥學服務、信息技術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查制度、互聯網診療相關的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患者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醫務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制度、處方管理制度、電子病歷管理制度、信息系統使用管理制度等。

醫療機構和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醫師的電子證照等執業信息應當在互聯網診療平臺顯著位置予以公布互聯網醫院藥學服務管理辦法,方便患者查詢。

監管細則還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在省級監管平臺上向社會公布轄區內批準開展互聯網診療的醫療機構名單、監督電話及其他監督方式,設置投訴受理渠道,及時處置違法違規行為。

地方各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對醫療機構建立評價和退出機制。

人工智能不得替代醫師接診

人員監管方面,征求意見稿強調,醫師接診前需進行實名認證,確保由本人接診。其他人員、人工智能軟件等不得冒用、替代醫師本人接診。

醫療機構應當對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務人員建立考核機制,根據依法執業、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德醫風、滿意度等內容進行考核并建立準入、退出機制。

醫務人員如在主執業地點以外的其他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根據該互聯網醫院所在地多機構執業相關要求進行執業注冊或備案。

目前互聯網診療只允許復診,不允許進行初診,在這方面,該征求意見稿提出:患者就診時應當提供具有明確診斷的病歷資料,如門診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診斷證明等互聯網醫院藥學服務管理辦法,由接診醫師判斷是否符合復診條件,并采集證明患者已經確診的紙質或電子憑證信息。

醫衛人員收入不得與藥品、檢查收入掛鉤

互聯網診療實行實名制,患者有義務向醫療機構提供真實的身份證明及基本信息,不得假冒他人就診。

征求意見稿還要求,互聯網診療病歷記錄按照門診電子病歷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診療過程中的圖文對話、音視頻資料等應當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向省級監管平臺開放數據接口,保存時間不得少于15年。

醫療機構電子處方、處方審核記錄、處方點評記錄應當可追溯,并向省級監管平臺開放數據接口。

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嚴格遵守《處方管理辦法》等處方管理規定,加強藥品管理,禁止統方、補方等問題發生。醫療衛生人員的個人收入不得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相掛鉤。

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不得違規轉介患者、指定地點購買藥品耗材等。

采寫:南都記者李文

上一篇:醫院對講呼叫品牌系統 一批創新創業型公司加入到智慧醫院建設中來
返回
下一篇:智能分診排隊叫號系統 互聯網醫院建立的作用(解讀互聯網醫院如何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