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11月13日,天津政務網公布《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醫療機構可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醫師可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統一分級診療信息系統;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聯合體內實現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
▲網站截圖
意見中的重點內容
摘錄如下
▼
總體目標
到2020年開展一批規范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
到2020年底
基本建成“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全面推進互聯網與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家庭醫生服務、藥品供應、醫保結算、教育科普、人工智能相融合,開展一批規范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實施一批標準化“互聯網+醫療健康”項目,推廣一批創新性“互聯網+醫療健康”成果。
“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實現醫療健康數據在公立醫療機構流轉應用,初步建成覆蓋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支撐體系。
同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標準規范,基本建立監管和安全保障體系。
到2025年
醫療健康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能夠有效提供豐富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配套政策、標準規范、監管體系建設同步協調完善,形成符合城市定位、適合社會發展,高效率、高滿意度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
重點任務
一
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
1
醫師可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推進互聯網醫院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依托實體醫院開展互聯網醫院建設,醫療機構可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線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醫師在符合診療規定的前提下,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服務,促進醫院、醫務人員、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
2
到2020年,醫療聯合體內實現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
推進醫療聯合體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聯合體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快實現醫療資源上下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用藥指導等服務,推進“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推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格局。
統籌建設基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遠程醫療信息平臺,重點實現遠程門診、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檢驗等功能。
到2020年,遠程醫療服務覆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聯合體內實現檢查檢驗結果實時查閱、互認共享。
3
依托可穿戴設備,開展健康干預管理
推進“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推進免疫規劃信息系統、婦幼衛生信息系統、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管理系統與基本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臺整合,推動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在線查詢和規范使用,做實在線健康狀況評估、監測預警、用藥指導、跟蹤隨訪和健康管理等服務。
依托互聯網、可穿戴設備,積極開展對慢性病、免疫規劃等在線服務和健康干預管理。加強區域醫療衛生信息資源整合,探索運用人群流動、氣候變化等大數據技術分析手段,預測疾病流行趨勢,加強對傳染病等疾病的智能監測,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
4
搭建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互動平臺
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斷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智能化信息平臺功能與應用,健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推進便捷有效的網上簽約服務,提升簽約服務質量和效率。
搭建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互動平臺,在線提供健康咨詢、預約轉診、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延伸處方等服務,轉變服務模式,增進醫患互動,改善簽約服務感受。
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等信息化資源,進一步優化流程,暢通上下轉診渠道。上級醫院要指定專人負責對接,為簽約轉診患者建立綠色通道,家庭醫生掌握一定比例的上轉號源,并及時獲取下轉患者相關信息,便于提供后續服務和綜合管理,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上下轉診全流程醫療服務模式。
通過遠程會診、在線咨詢等方式,加強上級醫院對基層的技術支持,加快提升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能力,使家庭醫生真正成為居民健康“守門人”。
5
常見病、慢性病處方可委托第三方機構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