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動脈網”(ID:),作者:張曉旭,36氪經授權發布。
毋庸置疑,互聯網醫院在2020年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已有近900家互聯網醫院,而2019年同期的數據為269家。在疫情催化下,互聯網醫院建設速度空前,公立醫院大量進場。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公立互聯網醫院也成為不容小覷的力量。
衛生服務市場是不完全競爭市場,需要政府作用和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公立互聯網醫院的政府作用更突出,而企業主導的互聯網醫院則是市場機制發揮更多作用。因此,雖然二者都能直接對大眾提供醫療健康服務,但發展邏輯有較大差異。
基于上述考慮,動脈網在2020年度盤點中將二者加以區分,并從不同角度去觀察這一年的變化。本篇重在聚焦公立互聯網醫院,其發展過程主要顯現出這些特點:
1、政策連續性加強、落地周期縮短
2、參與角色向上至頂級醫院、向下至基層
3、互聯網醫院帶來途徑、質量和成本變化
4、服務量、服務內容等將產生三大趨勢
政策連續性加強
政策是公立互聯網醫院快速發展的直接因素。2020年,互聯網醫院領域總共出臺56條政策,連續性強、落地周期短。
整體基調:壯大新業態新模式
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與互聯網醫院相關的內容,來源:國務院政策文件庫,動脈網制圖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兩次發文提到互聯網診療,并將其界定為消費新業態;要求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大力推進新業態,完善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和監管。結合兩次文件的整體內容看,新業態的定義意味著互聯網醫院不僅僅是一項便民服務。相比起2018年的定調政策,兩個文件更加肯定了互聯網診療服務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具有更強的產業發展意義。
連續推動:三個階段依次遞進
國家衛健委和國家醫保局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出臺了大量促進互聯網醫院落地的政策,可分為三個階段來看:
2-3月,在疫情防控的緊急狀態下,國家衛健委兩次發文,鼓勵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服務,以降低線下就診交叉感染風險。國家醫保局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購藥服務。
5-6月起,疫情進入平穩狀態后,國家衛健委發文要求總結疫情期間的有益經驗,推動互聯網診療與互聯網醫院發展,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11月,醫保政策迎來重大突破,國家醫保局發文,制定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的詳細方案,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進入實操階段。
三個階段依次遞進,政策具有較強的連續性。
國家衛健委和國家醫保局政策梳理,來源:政府部門官網,動脈網制圖
地方跟進:醫保政策落地加快
地方層面,動脈網共梳理出2020年出臺的43條政策,其中29條與醫保支付相關,這對醫保政策落地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地方政策類型分布,資料來源:各地衛健委、醫保局官網,動脈網制圖
各地互聯網復診收費標準和報銷標準,資料來源:各地醫保局官網,動脈網制圖
按照規定,互聯網復診由不同級別醫務人員提供服務,均按普通門診診察類項目價格收費。因此,各地制定的互聯網復診價格均以醫院等級來區分。價格標準中,北京完全執行了線下普通門診價格,報銷政策也與線下相同。上海、浙江、江蘇、天津、四川、廣東、寧夏等地已率先開展在線問診及線上購藥對接醫保的工作。這表明,政策落地周期正在縮短。
地方的指導和監管政策方面,各地持續對互聯網醫院準入和管理進行細化。在如何界定復診、如何平衡醫生線上線下執業關系等關鍵環節,海南規定了復診的6個條件,滿足之中之一即可。江蘇對醫生線上執業的態度最為開放,只要醫生不影響線下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在院內、院外,上班或下班狀態,均可在線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