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近日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嚴禁首診,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
與2021年10月發布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相比,本次《細則》細化了對互聯網醫務人員、電子病歷、處方等的管理。并進一步傳達了互聯網醫療“線上線下同質化監管”的要求。
有分析認為,《細則》的正式發布,將徹底告別互聯網診療行業的“野蠻生長”,進入健康良性發展的軌道,有利于微醫等技術和運營基礎雄厚、提供嚴肅醫療服務的互聯網診療平臺的發展。同時,新規促進了互聯網診療服務的規范化,或將加快將其納入醫保支付,推動互聯網診療向以HMO為代表的綜合醫療服務體系發展。
規范互聯網診療,回歸“大病醫療”
“互聯網診療和線下診療效果是一樣的。”國家心血管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趙偉表示,《細則》要求,發生在互聯網上的診療、質控、監管、投訴、數據共享等行為,必須由實體醫療機構進行,確保線上線下融合。
可見,從《征求意見稿》到正式文件發布,“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是這一新規越來越突出的監管要求。例如,與“征求意見稿”中“業務監管”部分的《細則》相比,新增的互聯網診療電子病歷與其所依托的實體醫療機構的電子病歷“格式相同”;在“人員監管”部分,《細則》要求醫務人員在上傳至監管平臺的信息中,添加“執業機構”和“執業范圍”。《細則》還強調,省級衛生主管部門要將互聯網診療納入當地醫療質量控制體系,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等等。
此前,《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和《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原則上對線上線下醫療服務進行統一管理”。
這意味著,互聯網診療要最大限度地與實體提供的診療服務“同質化”,互聯網診療需要回歸“大病醫療”的本質定位。
提高行業門檻,破解“互聯網醫院建了沒用”
目前,中國互聯網醫院的數量已經超過1600家。據33,360,《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統計,超過90%的互聯網醫院處于“僵尸狀態”,建了但沒人用,沒人嘗。新規對互聯網診療服務提供者提出了硬性要求,提高了行業門檻,杜絕了魚目混珠的現象。《細則》要求互聯網醫院應當按照規定日期進行檢查,實行三級及以上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設立專門部門管理互聯網診療的醫療質量和安全,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等等。這將大大增加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成本,“互聯網醫院正在建設卻沒有使用”的現象將被逐步破解。
此外,《細則》還指出,“當患者不適合開展互聯網診療時,主治醫師應當立即終止互聯網診療活動,引導患者到實體醫療機構就診”。這一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平臺連接線的線上線下功能,檢驗了互聯網診療平臺的線上線下服務能力。
可見,未來,擁有互聯網醫療基礎設施、相關技術能力和運營管理經驗將成為合規運營的重要前提。長期來看,將有利于微醫等具備“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能力的頭部平臺,“散小”將逐漸被清理出去。
遏制不規范行為的醫療服務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細則》嚴令叫停“先吃藥”、“AI問診”等互聯網診療“不正之風”。新規中明確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嚴禁首診,醫生問診前需要實名認證,其他人員、人工智能軟件等。不允許代替醫生提供醫療服務。這些要求禁止在一些平臺上使用非執業醫師和AI軟件作為咨詢和處方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