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精品3p人妻网站|日本老熟妇maturebbw|日韩 欧美 综合

新聞資訊

醫院對講系統 醫院視為珍寶的患者數據,在廈門實現了互聯互通,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2023-10-18 11:40

在廈門,一家醫院在患者就醫時,在同一張卡上就可以看到上家醫院做的所有檢查和處方,了解藥物過敏等全部既往病史,還可以實現支付功能。

醫院數據的互聯互通,相當于競爭對手通過患者授權,相互看到各自的底牌。

這場信息化改革一度被稱為“廈門模式”。由三任衛生行政部門一把手,貫徹同一個改革方向,持續推進。

但“廈門模式“這個稱呼還是沒能保持,不是因為模式的消失,而是因為它很難復制。

某市來廈門取經,回去花了2億元,失敗;某一線大城市花費了幾十億,也沒做到廈門的程度。而廈門,只花了3千萬。

2018年初,廈門市政府斥巨資和上海復旦大學合作、花費數年建立的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終于開始全面接診,但在短短一個月內,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狀況——它收到了不少市民的意見反饋。

管理層百思不得其解。這所三甲醫院從硬件到軟件,都極其“高大上”。初衷是為了補充廈門醫療的短板,希望借此引入極為優秀的上海大專家資源,專為廈門老百姓治療疑難雜癥。

論醫療技術,說它是當地頂級,都無人質疑,但患者有意見的不是醫院的醫術,而是為了一個看似非常不起眼的流程:廈門的患者線上預約醫院的門診號之后,到醫院還需要經過排隊取號,多花費那幾十分鐘,讓老百姓非常不滿。

先線上預約,再去醫院取號,在各地醫院司空見慣。但對廈門的老百姓而言,需要等待就是退步,就像習慣了智能手機,卻又回到了傳呼機時代。

△ 微信公眾號“美麗廈門智慧健康”醫院門診預約界面

早在十年前,廈門的患者直接線上預約醫院號源,就可以精確到以分鐘計。來到醫院,無需掛號,即能直接看診。以至于在廈門乃至福建省最大的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大廳的掛號窗口區域,9個窗口開了5個,每個窗口前排隊的只有五六個人。第一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趙敏解釋:“如果院長看到這么多人排隊,會批評,平時每個窗口前只有兩三個人排隊。”

這讓人根本想不到它是家日均接診1.2萬人次的超級醫院,門診人數甚至高于上海瑞金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門診A區掛號區域,拍攝于工作日下午

這一不起眼的就醫體驗的改變,背后卻是極其復雜的醫院信息互聯互通。一直以來,醫院將自己的患者數據視為至寶。包含藥費、診療費、檢驗報告、處方等信息的數據,如果實時上傳到行政管理部門,就等于亮出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醫院的任何問題,都無所遁形。在以監管嚴格著稱的福建三明醫改中,醫保部門尚需到各個醫院去調取數據。醫院的抵制,成為數據互聯互通最大的阻力。

而廈門市所有的醫院,不管是公立三甲,或如知名民營醫院廈門長庚醫院,患者所有的就醫數據,都實時上傳到市衛健委建設的云平臺。衛健委利用海量的數據,不斷推出一個個應用產品,“全預約”就診系統只是其中開發最早、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2009年起,廈門市衛生局開始建設該預約系統,支持市民通過電話、網站、微信公眾號、院內自助機進行預約掛號。

數據計算幫助大醫院的人潮分流,市民線上預約后,大數據收集各個醫院的門診信息,計算出每個醫院的余量后,再將號源推薦給市民。此外,由于當地衛生部門與人社部門溝通順暢、達成共識,基于數據互聯互通,可以用于支付、結算和電子健康檔案多碼融合的居民電子健康卡也被推出。

廈門的數據互通做到什么程度?一家醫院,在患者就醫時,使用同一張卡可以看到在上一家醫院做的所有檢查和處方,了解患者的藥物過敏等全部既往病史——這相當于競爭對手們通過患者這一授權,相互看到各自的底牌。

早在2005年,廈門市衛生局借助301醫院的一項課題,開始進行醫院數據互聯互通的建設。五年后,某計劃單列市來廈門取經,回去后花了2億元,失敗;數年后,某一線城市花費了幾十億,將所有的醫院都接入最先進的光纖,也做不到廈門的程度。而廈門做成這件事,只花了3000萬。

一位深度參與其中的人士感嘆道:“這根本不是花錢可以搞定的硬件工程,而是打破醫院思維的一場革命。”

上一篇:醫院對講呼叫系統 江西貴溪市300個自然村點,將建成智慧直飲水站!喝上健康水!
返回
下一篇:手術室呼叫對講系統 互聯網醫院真的來了!南岸這家醫院拿到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