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3日電 4月1日晚間,成立10年有余的微醫旗下數字醫療板塊微醫控股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互聯網醫院數量和數字醫療問診量計算,微醫是中國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臺,市占率排名第一,達到15.5%,超過2-5名總和。
招股書的公開,揭開了這家“慢公司”的神秘面紗。港股即將迎來的這支“數字醫療第一股”,用十年的戰略定力,為數字醫療服務行業闖出了一條破局之路。
營收高速增長,虧損大幅收窄
招股書顯示,2020年,微醫總營收為18.32億元人民幣,相較2019年同比增長262%,毛利率為27.2%,相較2019年的23.3%獲得較大提升,從2018年至2020年,三年營收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68%。其中2020年醫療服務收入7.06億元,占比38.6%;健康維護服務收入11.25億元,占比61.4%。
相應的,微醫2018至2019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0.5億元,19.4億元和19.1億元。除去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和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等因素的影響,調整后微醫的虧損分別為4.1億及7.6億和8.7億,累計20.4億元,虧損率從163%逐年大幅收窄至47%。
虧損是科技公司在上市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快手、美團、小米等公司都曾因巨額虧損被挑戰。事實上,該類虧損的產生源于互聯網公司多采用優先股進行融資,這類優先股在IPO前被計為公司負債,也就是說,微醫招股書中的累計虧損,包括了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增加。通常公司上市之前估值漲的越多,股東“浮盈”價值越大,公允價值帶來的虧損就會越大。但是公允價值虧損并非真的虧損微醫互聯網醫院框架,而是把投資人的增值算進去了。
所以,和通常意義實際的虧損不同,這類“虧損”越大,說明公司的發展越好,價值提升越大。隨著公司上市后,優先股轉為普通股,這部分虧損就不再計入報表,因此通常作為調整事項。
里“硬”外“和”,收獲紅利
營收連年增長、虧損持續收窄的背后微醫互聯網醫院框架,是微醫長期專注嚴肅醫療服務數字化的戰略定力。眾所周知,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的看病難、看病貴是中國醫療服務體系長期面臨的難題。此外,由于缺乏對患者個體基于數據的主動、連續的照護,健康責任制遲遲無法落地,支付方式難以與健康結果掛鉤。
互聯網在解決這些醫療行業痛點上具備天然的優勢。但這首先要求企業堅持通過長期的投入和建設,連接供給側資源,形成數字醫療供應側的能力。然而,巨額的“基建”投入和嚴苛的政策監管,使得這個行業里大多數的參與者望而卻步。網售處方藥政策的放開令醫藥電商快速入局,依托原有消費電商的流量優勢實現了藥品零售的在線化,但卻始終無法觸及醫療服務的核心環節。
2018年的26號文是行業的里程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醫療機構運用“互聯網+”優化現有醫療服務,“做優存量”;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做大增量”;由此給了互聯網醫院生存發展的空間。2020年的疫情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的同時,強力推動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尤其是醫保政策對互聯網醫療的支持,猶如一劑行業起飛的強心針。在這個過程當中,微醫也從醫院的互聯網服務、公共服務提供商的角色進階為真正的數字醫療服務平臺,并作為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的一部分推動行業提效。
從招股書可以看出,微醫的發展與行業的發展軌跡高度重合,其近三年的業績快速增長,尤其是2020年收入同比增長262%,互聯網企業的規模效應開始顯現。這或許正得益于非“電商基因”的微醫,早在市場與政策利好出現之前,就始終保持“管道工”的姿態深耕醫療服務賽道。在數字醫療行業爆發式增長之際,其早年巨額投入建立起的護城河,也成為了最寶貴的資產。
“不計成本”投入,引領行業創新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醫的研發團隊超過860人,占員工總數的27.8%,在中國擁有超過470項專利和計算機軟件版權(包括申請中的)。微醫在2018年至2020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38億元、3.60億元、3.44億元。在2018、2019年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高達93.4% 和71.3%,研發費用幾乎等同于全部營收,即使在2020年收入爆發式增長262%的情況下,占比依然超過了18.8%。
據最近財報顯示,京東健康的研發開支從2019年的3.382億元增長80.1%至2020年的6.091億元,占總收入的3.1%。相比之下,作為非上市公司的微醫,在研發上的投入可謂“不計成本”。多年來的建設和投入,不僅為微醫自身構筑了護城河,也為行業帶來了一系列創新性突破。
2015年,微醫創建了中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
2017年,微醫成立了首個互聯網醫院服務中心與線上協同服務。
2018年,微醫推出互聯網醫院賦能的“流動醫院”,并建立了首家專注慢病管理的互聯網醫院——微醫泰山慢病互聯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