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在互聯網醫院的探索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亟待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在新冠疫情的助推下,2015年才誕生概念的互聯網醫院,如今發展得如火如荼。
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聯合健康界撰寫的《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累計達到1004家。除新疆、新疆建設兵團、西藏、貴州、北京外,其他27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均已建設布局互聯網醫院。
其中醫院互聯網運營,醫院獨自建設并運營互聯網醫院占比61.0%,成為一種主流。
與此同時,我國的互聯網醫院目前還存在入不敷出、“建而不用”、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疫情下實現跨越式增長醫院互聯網運營,公立三級及以上醫院成建設主力軍
2018年之前,受制于互聯網醫療執業準入難、用戶教育成本相對較高、政策環境尚不成熟等原因,互聯網醫院的發展落地受到很大制約。
這一時期的互聯網醫院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省份及銀川,服務范圍多以醫學咨詢、預約掛號等非核心醫療及便民服務為主。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帶來的相關限制政策的影響,互聯網診療業務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尤其是實體醫療機構建的互聯網醫院,參與科室、參與醫生、診療人次均出現了倍增式增長。
相比2019年,實體醫療機構建設的互聯網醫院,參與科室同比增長121.0%,參與醫生同比增長177.9%,年診療人次同比增長150.0%。
究其緣由,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防治的政治任務要求,絕大多數公立醫院為完成上級任務,紛紛建設互聯網醫院。部分省市的相關政策文件中甚至明確規定,把建設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作為新三甲醫院評審的硬性指標之一;
另一方面,互聯網醫院也是互聯網時代下醫院優化患者就診流程,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的必然發展方向。
統計數據顯示,原本互聯網醫院的發起方包括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區域衛健委、醫保局、互聯網企業、藥企、保險公司等不同機構。但隨著2018年的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公立醫院正成為互聯網醫院建設主力軍,占比近7成。
其中,在實體醫療機構建設互聯網醫院方面,三級及以上醫院占比超過8成。此外,綜合醫院建互聯網醫院比例接近7成。專科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的,普遍是皮膚病專科、精神心理病專科、眼病專科和腫瘤專科等專業類醫院。
在互聯網醫院的具體建設過程中,可分為H型(醫院獨立建設互聯網醫院)、H+I型(醫院與企業聯合開辦互聯網醫院,法人是醫院)和I型(企業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這三大模式。
經過統計,醫院獨自建設運營互聯網醫院的模式是主流,占比為61.0%。此外,企業與醫院共建的H+I型模式,由于雙方責任和定位明確,優勢互補,正越來越受到青睞。
此外,目前,非核心醫療業務的“醫學咨詢”和便民服務業務的“掛繳查”是目前互聯網醫院使用最多、最成熟的幾類業務,也是互聯網醫院功能模塊開發的“必選項”。
幾乎全部入不敷出,缺乏標準化診療規范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需要經歷多個環節:先開通在線預約掛號、在線支付(第三方支付、銀聯支付)、報告查詢、網絡門診咨詢等業務,與院內HIS系統完成對接,最后還要打通政府平臺專網,保證互聯互通,并將業務數據上傳至監管平臺接受監管。
并且,在互聯網醫院建設完成后,仍需后續不斷的功能開發和完善。可以見得,這是一個持續的投入和支出。但《報告》指出,根據專家訪談等模式了解到,公立醫院的互聯網業務目前幾乎都處于入不敷出的境地,支出和收入嚴重不匹配。
此外,在互聯網醫院的探索發展中,還存在以下亟待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第一,相關概念混淆不清。比如,互聯網醫院和醫院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的醫療行為之間有何區別。再如,哪些業務可以放在互聯網上做,哪些業務不能放在互聯網上做,醫學咨詢、健康管理算不算互聯網診療、能不能收費……雖然國家醫保局的文件定義了基本原則,但從業者的業務形式還未被明確設計。
第二,醫生準入審核監管和線上診療培訓不足,互聯網醫院缺乏標準化的醫療服務流程和診療規范。比如,互聯網醫院的診療范圍被明確為復診,但各地方執行標準存在很大差異,有的地方只需患者上傳初診病歷,不對患者初診醫院進行限制。有的地方則要求初診必須在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