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5月8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互聯網醫療“首診”將納入國家醫保。同一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和規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開展互聯網醫療的試驗探索時,不得突破現有法律法規和《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的有關規定。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衛健委各自發布的一項關于互聯網醫療的文件,這似乎是為將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的試點工作所做的鋪墊。
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點是:“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開展互聯網醫療的醫保結算、支付標準、藥品網售、分級診療、遠程會診、多點執業、家庭醫生、線上生態圈接診等改革試點、實踐探索和應用推廣。”這句話很長,是什么意思呢?畫出重點就是將互聯網醫療的首診制度和預約分診制度給分開了。
在此前,2018年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三條互聯網醫療規范性政策:《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診療辦法》)、《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醫院辦法》)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以下簡稱《遠療規范》),其中在《診療辦法》的第十六條就明確規定“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這項規定的初衷就是出于安全的考慮。眾所周知互聯網醫院首診?處罰,以當前互聯網醫療的常規手段,針對普通的發燒、感冒,簡單的線上問診尚能通過患者自我陳述病情,醫生通過圖片、視頻進行初步診斷,能夠判斷病情給出治療建議。但有的疾病則無法通過線上文字、語音描述和照片、視頻就能準確讓醫生做到望、聞、問、切的精準判斷的。這并不能通過醫生的資歷、經驗進行彌補。一旦涉及到開處方藥,安全的隱患就很大。因此互聯網醫院首診?處罰,互聯網醫療對患者首次進行線上問診,是不允許的,要問診至少是復診,要有線下診療留下的詳細的電子病歷數據做參考,醫生才敢對癥下藥。
不過,《診療辦法》中對線上復診仍然有細節需待完善。比如,如果患者的初診是在某個沒有建立電子病歷系統的醫療機構完成的,那患者是否能夠拿著紙質的病歷在線上找醫生進行復診?醫生進行線上復診時,如果病人沒有初診的電子病歷,只有紙質的病歷,醫生是否必須取得該患者病歷原件才能開展復診?這些細節在《診療辦法》中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因此,《診療辦法》對互聯網醫療的要求仍需要補充。一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不僅需要完善復診的相關要求,對于有些疾病的初診,也可以進行放開。比如,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只要開發出一種基于中醫的舌象的檢查系統,就可以對患者進行舌像檢查判斷病情。再比如,眼底鏡的檢查數據可以上傳到移動設備。總之,這些新技術的運用可以拉近線上診療和線下診療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