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上半年,受疫情催化,互聯網醫療邁入快速發展期。為滿足疫情期間人們的就醫需求,國家出臺了連續、密集的政策,鼓勵互聯網醫療發展。
7月21日,互聯網醫療再迎政策利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中與互聯網醫療有關的有三點:
一是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
二是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三是制定公布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
《意見》中涉及到互聯網醫療的文字不多,但從這三點我們可以解讀到以下幾個關鍵信息:
一是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后,互聯網醫療的政策支持仍在繼續,并且聚焦于行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如醫保支付;
二是頂層設計上對互聯網醫療業態更加包容,后續的配套政策有望對行業更加開放和支持;
三是促進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標準統一和規范化。
標準統一和規范化
對于互聯網醫療的審批標準,早在2018年發布的《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中已有規定,但在實際審批中,多地都制定了更具體、細化的標準,且申辦所需的材料也不盡相同。這導致全國各地的互聯網醫院構成呈現出不同特征,如海南、寧夏以企業主導的互聯網醫院為主,北上廣等地則以實體醫院為主導。
各地在準入、審批、執業要求等環節形成的差異,會帶來服務環節的差異。例如對復診、醫生執業要求,海南、安徽、上海等省市雖然都在國家衛健委相關文件要求的框架內,但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具體化細則。
海南、上海、安徽三地對互聯網醫療“復診”的描述差異
《意見》的出臺,表明未來互聯網醫院可能會在準入審批、醫生執業資質、互聯網診療科目范圍、服務流程等方面有更明確的規定;盡管“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是一種概括式表述,但后續的政策可能會在準入標準、審批流程等方面在全國做到最大程度的統一。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規范,有利于行業更健康地發展。
聚焦醫保支付
疫情期間,為解決患者在線購藥時的醫保支付難題,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在今年3月份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其明確指出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醫保經辦機構要與定點醫藥機構密切配合、做好對接,對符合規定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線處方藥費等實現在線醫保結算。
在此政策的推動下,部分地區在互聯網醫療平臺上線了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實現網上購藥、在線醫保結算的便捷服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60多家互聯網醫院開通了醫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