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精品3p人妻网站|日本老熟妇maturebbw|日韩 欧美 综合

新聞資訊

有線醫護對講系統 線上首診被明確禁止,互聯網醫療還有想象空間嗎?

2023-10-18 11:59

由患者提供病例證明才可線上復診,增加了互聯網醫療的獲客難度。

一份文件落地為互聯網醫療下半場的賽道劃清了紅線。

2022年6月,《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下稱《細則》)正式公布,將互聯網診療納入整體醫療服務監管體系。

從衛健部門可知,文件在3月已下發各地衛健委,陸續籌備執行。這份被譽為史上最嚴的互聯網醫療監管細則,延續了此前衛健部門的監管方向,并為政策執行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條款。

不過,此次文件落地并沒有引發太大的水花,原因在于文件出臺過程中,已經多次在行業內征求意見,掌握到政策風向的企業已做出布局調整。

“最主要的調整,是在線上首診被明確禁止后,主要擴大發展在線健康咨詢業務,由此在線問診的業務占比也就相對縮小了。”一位頭部互聯網企業人士介紹,這算是產業和監管層面達成的一種默契,目前只做咨詢,沒有明確開處方和診斷的行為,都可以被認為是健康咨詢。

也就是,之前隨便上傳一張照片到線上平臺,能開出的處方藥,現在必須上傳處方證明是復診才可以開藥。“我們看到很多平臺已經開始規范化了。”好大夫在線創始人王航說。他2021年代表行業數次參加了監管細則的起草會和研討會。

政策劃定界限后,互聯網醫療企業可以專心尋找盈利模式,畢竟互聯網醫療企業少有盈利者。騰訊、紅杉資本等11家知名投資機構關注的圓心科技,連續四年虧損達約13億元;連續兩次申請港股上市的叮當健康,四年虧損近29億元。

誰能最先找到出路?

01 “首診”夢斷

在《細則》征求意見階段,有企業向監管部門明確提出, “希望盡快放開互聯網醫療首診。”

在線首診一度是平臺型互聯網醫療最大的潛在增長空間。然而,此番文件落地,讓線上平臺徹底對首診死心。

皮膚科曾被認為是距離線上首診最近的。

一位從2015年開始從事互聯網診療的皮膚科醫生發現,由于兒童皮膚病的發病率遠比成人高,線上問診需求很大,“大部分的皮膚病都是比較簡單的常見病,就那十幾個病種,通過患者上傳圖片基本可以判斷病況,如果遇到存疑的復雜情況會建議患者去線下醫院”。

上述皮膚科醫生在華北地區四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工作,“寶媽”之間互相介紹,使他有了穩定的線上問診量,他用了近四年樹立口碑。他自嘲是一位典型的三無醫生,“沒有名校背景,沒有博士學歷,沒有高級職稱,即便是放在那些大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上去,也沒有什么競爭力,反而在一些較小的、能嚴格評審醫生質量的平臺,才找到發展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他也和同行探討過放開線上首診的可能性。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網信辦印發《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首次提出“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并指出要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

國家衛健委卻從未對線上首診松口。自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曾接連印發三份互聯網診療相關文件,明確界限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只能對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復診服務。

新出臺的《細則》則明確了,患者線上就診應提供具有明確診斷的病歷資料,如門診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診斷證明等,由接診醫師留存相關資料,并判斷是否符合復診條件。

上述皮膚科醫生的業務,一直被線上平臺定義為“咨詢”,而不是“診療”,不能直接開處方,他會建議患者用什么藥,“告訴患者藥品的化學通用名,然后按照進口、合資、國產藥的順序都介紹給患者,同時配上藥品在網上的截圖”。不過,他不會告知買什么品牌、在哪買。

這位皮膚科醫生知道如果嚴格要求,他和患者的溝通僅被定義為“咨詢”可能會存在問題,“如果嚴罰,那么大家都不會做了”。

一些平臺將“診療”和“咨詢”的尺度交給醫生自己去把握。“原來禁止在線首診可能埋在醫生在線問診要簽署的各種協議中,現在不僅這一條款的位置要提前,而且會多次彈出提醒醫生不能在線首診。”一位上市互聯網醫療企業高管介紹。

上一篇:醫院排隊叫號就診系統 5G智慧醫療前景雖廣闊,挑戰莫忽視
返回
下一篇:醫院無線呼叫器系統 互聯網醫療:探索就醫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