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實名醫生平臺醫聯旗下的互聯網醫院開放平臺近日正式上線(開放平臺官網)。通過這一平臺,可以將醫聯的醫生資源開放出來,把在線問診、面診、手術預約等核心醫療資源打包定制化,把醫生的醫療服務能力產品化,讓第三方能夠快速獲得從內容、咨詢、檢查、診斷到治療的完整醫療服務能力。
這則新聞把“醫聯”的微信指數帶到了90日最高,而上一個峰值是2月初醫聯發布新聞稿《免費問醫生登陸騰訊系三大流量入口》的時候。
那么醫聯要做的互聯網醫院開放平臺是什么?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讓我們關注一下醫聯5.0版本所做的改變。
「興趣」繼續4.0版本在內容服務模式上的功能深化;
「天使谷」游戲化從產品設計的角度,顯然是希望在用戶留存和黏性上有所加強,但是我們知道游戲化本身并不是用戶需求,也不是目的。只能說是已有產品功能的補充和潤滑,是不是現有產品功能和用戶需求已經挖掘和嘗試地較為充分了呢?我們再看其另一個重點功能。
「醫院」意在開拓患者市場,從醫醫社交到醫患問診,這條跑道的選擇,可能回答了上面的問題,由于醫生社交的設定,其面臨的使用頻度的局限,導致深挖下去邊際效益已經不高,對醫生用戶來說有急需解決其留存的問題以及回答商業模式。再讓我們把目光拉長,看看半年來醫聯在產品布局上的演進。
2016年中,醫聯開始大力在商業化跑道發力,推出兩個產品“醫聯通”和“醫聯ME”,面向醫生出診的醫生經紀人服務。此外再加上面向診所的云服務,醫聯在相關產品線上的布局和嘗試不可謂不全。運營結果如何,據艾瑞咨詢報道“實現每月15000多臺出診業務及每月5000多臺轉診業務?!?/p>
進軍大眾市場,醫聯最終決定補全了患者這一環,使得圍繞醫療消費方的自費/保險支付方成為了可能互聯網首診,這其實并不出乎意料,在醫聯2015年起步的時候,就曾有討論,醫聯從醫生社交入局,最終會不會和從醫患切入的同行們發生直接競爭。期間健康點的一篇采訪中
醫聯:用社交連接40萬醫生后,他們正在讓醫生體面賺錢
,王仕銳的一句“醫聯堅決不做直接面向C端的產品?!闭f法倒是讓筆者有些驚訝。之后的觀察才發現他說的不是放棄C端業務,只是通過與這些C端資源豐富的平臺合作,消化醫聯的供給側能力。
那么醫聯在需求側的能力如何呢?我們來比較一下,醫聯既不太會像金主平安好醫生一樣砸重金搶占線上患者資源,又落后與深耕品牌醫生已久的好大夫,還有熟人醫患的方向能否走通也是一個大問號。加之國內在線問診競爭態勢激烈。綜合性平臺、中醫、慢性病等垂直平臺,診前指導和診后隨訪平臺等多種不同類型,已經把C端資源從不同緯度切分了五六七八百遍,留給醫聯的機會實在是不多。
所以醫聯需要有一個能夠規?;颊哔Y源的途徑。這打法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見,與春雨醫生半年前推出的開放平臺思路如出一轍,與其說是“為您的產品獲取在線醫療服務能力”不如說是,“把您的用戶導流給我變現”。這說法可能會遭讀者反駁,至少目前醫聯互聯網醫院開放平臺的服務接入全部免費。對,但是,且不說免費的商業模式如果回答盈利的問題。這里只是問診免費,問診后的增值服務也免費嗎?與藥店合作的處方流轉免費嗎?面向企業雇主的服務如果免費,企業敢采購嗎?通過平臺進行的數據挖掘,進一步賣給藥企的洞察可以賺錢吧?規?;脩艉蟛庞袡C會將后續的商業模式跑通。
當一個平臺,用戶流量到了足夠大,用戶需求通過平臺內部已經滿足不過來時,開放自己的API和更多的開發者來共享自己的用戶資源,滿足用戶的多樣性的需求,這是開放平臺當年的做法,開發者也可以借助平臺的資源更好地發展自己,用戶,平臺,第三方三贏的局面。而沒有用戶和流量作為支撐,與其說是開放平臺不如說是商務合作。
我們來看下醫聯的合作案例便可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