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好長時間沒有寫東東,但經常被問,咨詢者有醫院、藥企、衛健、互聯網公司。不系統解答,說理不清,給不到信任者幫助,系統解答,又重復贅述,咨詢者以為空泛,很糾結。
互聯網醫院作為一個新型的醫療機構和新的服務模式,歷經10年培育,5年成長,2年成型,半年開花。目前已花香四溢,觀花的、賞花的、愛花的、養花的結伴而來。
一、建不建:
涉及醫院發展規劃、院長執政決策、黨務三大一公開、衛健重復建設等觀念問題,也涉及轉型升級與響應政策的PK?涉及前瞻定位與盲目投入的PK?涉及因地制宜與觀望不動的PK?更涉及擇優錄取與投標競標的PK。
觀點上:
北醫三院宋純理院長:“無論我們重不重視互聯網+,它都不以個人意志或集體意志為轉移,這是一個大浪潮、大趨勢“
浙江省醫院何強院長:“自建還是合建,就像網上的“專賣店”與“淘寶店”,醫院需要根據自身的資源與定位進行選擇”
華西醫院李為民院長:“智慧醫院不僅要實現在線問診,還要實現患者需求和醫院資源的智能匹配,否則只是信息化而非智慧化”
政策上:
1、無疫情無防控時代—規范發展
【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6號】、【關于印發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文件的通知 國衛醫發〔〕25號】、【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 醫保發〔〕47號】明確支持建。自2018年9月正式發文,至2019年末15個月期間,官網可查的,已注冊互聯網醫院,168家。海南、寧夏是企業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的注冊地。浙江、廣東、四川、福建是醫院型醫聯體型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省。平臺型互聯網醫院和醫院型互聯網醫院的比例為6:4,其中6里面,互聯網科技公司與藥企比例分別為5:5。
2、疫情常態防控時代—大力發展
【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112號】、【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大力推動了互聯網醫院建設,尤其是真實落實互聯網診療醫保結算更是助力十足。截止2020年6個月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尤其是近三個月,全國上線批復的互聯網醫院近500家,翻了三倍。平臺型互聯網醫院和醫院型互聯網醫院比例倒轉為3:7甚至2:8。
醫院型互聯網醫院為解決實體醫院“防控限診限流“”狀態下慢病常見病患者持續性就醫做出了貢獻。平臺型互聯網醫院組織閑置醫療資源為打贏疫情防控中的恐慌戰起到了重要作用。
3、智慧醫院時代—大力使用
5月21日衛健委又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的通知 國衛辦醫函〔〕405號】,第一次把“互聯網醫院”與“智慧醫院”整合在一起,提出”大力建設智慧醫院系統,大力發展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把互聯網醫院建設提升到醫院信息化建設必備功能的層次上,與預約診療制度一起成為醫院績效考核的指標。此前,互聯網醫院一直是一枝獨秀,都知道他離不開醫院信息化,信息化廠商也搭建互聯網醫院模塊,但互聯網醫院與信息化、智慧服務、智慧醫院的關系,不是內行,一般還真概括不清。
市場上:
微醫和山東、天津構建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平臺。好大夫在銀川搭建城市健康服務平臺。阿里、騰訊深度布局互聯網醫療新基建。騰訊在南京、京東在福建、百度、美團等紛紛入局。縣域緊密型醫共體、省級處方流轉平臺、省級互聯網醫院服務平臺等互聯網診療建設如火如荼。
決策上:
作為院長,應知道早建晚建早晚都要建,當然越早越好!互聯網已影響患者分流。
否則你就要緊守你的領土-實體醫院,眼看著你的領海-社區被分食,你的領空-互聯網醫院被侵蝕。
除非你是區域內絕對的頭部醫院,比中醫院、專科醫院高一個等級;科目實力全是重點專科,服務質量高可信高溫暖,老百姓離不開你;域外患者達到30%,你可以緩慢決策。
如果你面臨同城醫院的競爭、面臨醫聯體、醫共體的兼停并轉,請快速決策,用互聯網醫院這一信息化工具搶占高地。
二、和誰建:
涉及互聯網醫院所有權、管理權、運營權的問題。有人問:自己建行不行?請信息化公司建行不行?與企業合建行不行?入駐平臺行不行?回答是都行,前提是你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