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記者 | 金淼
編輯 | 許悅
新冠疫情的暴發使得各行各業都陷入困境,但互聯網醫療卻迅速迎來了“春天”。
疫情期間,大量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等實體醫療機構主要用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而互聯網醫療提供的線上服務一定意義上彌補了實體醫療資源缺位,避免患者交叉感染,緩解了實體醫療的壓力。與此同時,幾大主要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也迎來了用戶規模和日均使用時長的歷史新高。
不止互聯網醫療公司在此次中得到了發展,一批實體醫療機構也開始申請互聯網醫療執業許可牌照,探索線上醫療服務。
以上海市為例,4月13日上海市衛健委披露消息,上海市已有13家醫院獲得互聯網醫院牌照,上海首家兒童互聯網醫院、上海第一家互聯網中醫醫院等相繼上線,開始在線接診。
互聯網醫療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直接推動了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支付政策上的鼓勵,來自于2月28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各地可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根據醫療咨詢機構的文章分析,通過線上的形式賣藥是互聯網醫療存在的本質,因此,醫保支付的線上化仍然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而各方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則是互聯網醫療如何將首診納入服務范圍。
根據2018年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等3份文件,互聯網醫療的診療活動被明確劃分在:為患者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
也就是說,想通過網上看病,又能被醫保報銷哪些病可以在互聯網醫院首診,只有復診可以,首診則不行。
事情在4月14日迎來了轉機。當天,國家發展改革等部委印發了《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為載體,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边@意味著互聯網首診將被納入到互聯網醫療、醫保范圍內。
但易觀醫療行業分析師陳喬姍對界面新聞表示,此次對于互聯網醫療首診應該不會大面積放開,“應該會在醫院主導的互聯網醫院開放,對于病種和開放的科室應該也有一定的限制?!?/p>
她預測哪些病可以在互聯網醫院首診,部分科室如骨科、皮膚科、中醫科、婦科、男科等科室或能最初放開。因為開放首診必然連接開處方、售藥等行為,這些科室的診療和常用藥品風險都較小。
“以往比如患者咳嗽,線上問診后,醫生開了OTC(非處方藥),這種行為算不算首診呢?”
陳喬姍認為,互聯網首診落實背后要看醫生開具的處方是OTC藥物,還是處方藥,“這可能是衡量首診的一個關鍵,它有沒有釋放了一些權限或者藥品?!?/p>
毫無疑問此次疫情直接加快了實體醫療機構信息化的步伐,國內多個地區也相應發布了互聯網醫院申辦、監管、報銷的詳細規定。陳喬姍預測,年內三甲醫院中將有一半能夠實現互聯網醫院的基礎搭建,但是覆蓋后具體的運營工作則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