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互聯網健康是個圈,有人想要擺脫“賣藥”的底色,也有人試圖先把賣藥做成一門好的生意,再對醫療健康徐徐圖之。
沖刺港交所的叮當健康屬于后者,這可能是它醫藥O2O的基因使然。在一個具有兩面性的市場里,打造穩固的根據地十分重要。一方面,醫藥零售處于飽和式競爭,針對利基市場是站穩腳跟的基礎;另一方面,傳統醫藥零售重心在規模效應和經營杠桿,致其模式改進緩慢。
提到互聯網健康的商業模式,規模至上是一種錯覺。京東健康、阿里健康這些醫藥電商的龐然大物,或者老百姓、益豐等等線下王者,并沒有做到獨一無二。加上同期奔向港交所的泉源堂、圓心科技,不同玩家手里的醫藥零售,不應該一概而論。
社區化的服務模型
飽和式競爭,是一個相對抽象的詞語。更現實的解釋是,一個居民區,很可能有數家傳統大藥房在附近開著,覆蓋生活常用藥和部分非常用藥。在此基礎上,醫藥電商又用經典的遠距電商模式,滿足了消費者囤藥、選藥的需求。
但就像小區樓下的餐廳并不能阻擋外賣的發展,急性、定時管理、送藥上門的需求,不是傳統醫藥零售的長處。醫藥電商近場化,契合了彼時火熱的O2O潮流。叮當快藥、藥給力、快方等早期玩家中,叮當快藥以28分鐘送藥的優勢一炮而紅。
但很快,局限性來臨了,那就是合作藥店與叮當快藥、患者的目的存在割裂。藥店需要利潤而非效率,叮當快藥和消費者重視速度,第三方很難為了某個平臺革新自己的體系。
這是不可避免的,系統論告訴我們,系統的進化依賴于外部環境。對外部環境加強掌控力,將獲得更優質的商業系統。
因此,叮當健康的第一次抉擇,正是從聚合第三方藥店做平臺,轉向做自營智慧藥房,即時到家數字藥房的概念,這時才得以完善。
推出自營智慧藥房,改變了叮當健康的經營模型。平臺強調的是快速擴張和增加品類,因為成本集中于建立和維護平臺。而自營首先代表成本結構的變化,這就是零售業的單店模型:客單價×用戶數-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最終利潤。
代價先于收獲存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叮當健康在國內十幾個城市經營著數百家智慧藥房,并且由數千名騎手采取駐店模式,保證用戶體驗。但線下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不容忽視。
2022年Q1,一心堂、老百姓、益豐三大上市連鎖藥店的門店數量(包括加盟與直營)分別高達8809家、8612家、8225家。
但也正是直營建設給叮當健康帶來了不一樣的觀察角度,從零售角度看,單店的效能是可復制的,如果單店盈利,那么整體盈利是遲早的事。
叮當健康的單店模型亮點一在于輻射用戶數。通過電子圍欄智能選址+標準化配送,叮當健康覆蓋同等區域的人群,可以不必像老百姓、益豐等傳統大藥房一樣,靠門店數量和高人流量高租金的地塊保證收入,這最大程度地控制了成本。在一個城市內布局若干智慧藥房,就能完成同城覆蓋。
2019年到2021年,叮當快藥平均單店收入分別是365萬元、503萬元和624萬元。據健識局計算,老百姓和益豐旗下直營門店的單店收入則只有兩三百萬元。2021年,最核心的北京地區,叮當快藥單店銷售額達到1302萬元。
亮點二在于,通過把執業藥師的咨詢服務搬到線上,消費者和智慧藥房網絡形成了社區化的配置關系。既擁有了對叮當快藥的品牌粘性,也沒有頭部互聯網健康平臺缺乏近場互動條件的缺陷——至于傳統藥房為什么沒能走好這條路,原因在于互聯網基因的缺乏。
社區化是關系拉近的代名詞,模式最大的意義,是將傳統醫藥零售的流水客生意,拓展出熟客生意的可能。自這個模型建立起,叮當快藥的生意就不再停留于一錘子買賣,它站到了離大健康王座最近的地方。
醫藥電商邁向大健康的臺階
“醫藥檢險”,互聯網健康永恒的夢想閉環。未來醫療有幾個不同入口:診所醫院等醫療機構、藥店、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