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滿莉
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PPP雙庫專家,財政科研所應用經濟學博士后,中財公私合作研究院副院長,珠海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特約研究員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工信部聯電子〔2021〕154號)應時而生,多方加持和背書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可期。智慧+養老、健康+養老、雙創+養老、技術+養老、文旅+養老,各類投融資主體和投融資模式皆有機會,合法合規、融資到位和項目落地是最重要的衡量標尺。 ”
——滿莉
近日,《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工信部聯電子〔2021〕154號,以下簡稱154號文)提出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商業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形成可持續、可復制的成熟商業模式。針對154號文,我們應如何順勢而為農村智慧健康站,把握行業發展機遇?為此,《城市住宅》雜志采訪了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PPP雙庫專家滿莉。
0 1
建立制度頂層設計,實施政策供給的長效機制
《城市住宅》:相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近期出臺的154號文有哪些亮點?
“
滿莉: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目的是提升健康及養老服務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健康及養老服務質量升級,促進信息技術融合應用。而近期發布的154號文更注重建立和完善部際協同工作的長效機制,推動健康及養老服務質量升級,立足新基建和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大背景,堅持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相結合,促進金融信息技術融合應用。
為保障154號文落地見效,養老行業應匯聚產業資源,上下聯動,利用政府的影響力、推動力和組織力,協同社會資本的創新能力、市場潛力的挖掘能力,以形成合力助推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國家也應建立制度頂層設計,實施政策供給的長效機制,出臺財政、金融、稅收等配套普惠措施,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提質增效與服務升級。
”
02
建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融合創新供給機制
《城市住宅》: 為推進智慧健康養老商業模式創新,我國金融機構應如何助力?
“
滿莉:推動設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產業發展農村智慧健康站,助推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升級。
加強財稅金融政策、融資需求、金融產品服務等信息交流共享,促進產融精準對接。依托科創板上市培育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鼓勵符合條件的智慧健康養老創新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上市融資。
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對于利用現有閑置廠房、社區用房、城市經濟型酒店等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我國有關部門應給予暫不變更土地性質、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價、降低貸款利率等優惠政策。
金融機構應加快金融產品及服務方式創新,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積極支持養老服務業的信貸需求;積極利用財政貼息、小額貸款等方式,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有效信貸投入;加強養老服務機構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對信貸資金和社會資本的吸引力;逐步放寬限制,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服務領域;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鼓勵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保險公司承保責任保險;發行債券應統籌考慮養老服務需求,積極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及無障礙改造。
”
03
加強智慧健康養老人才培養儲備輸出供給機制
《城市住宅》: 當前,我國養老行業面臨人才短板。在養老人才培養方面,您有怎樣的建議?
“
滿莉: 鼓勵支持科研人員進入智慧健康養老行業;鼓勵高校設置養老專業,搭建智慧養老志愿者服務平臺;深入實施“智慧助老”行動,依托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大學等,編制老年人智能產品應用教程,開展視頻教學、體驗學習、嘗試應用、經驗交流、互助幫扶等智能技術應用培訓活動,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便于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及服務;支持和指導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設立相關專業,開設智慧健康養老相關課程,提升為老服務人員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幫助老年人在信息應用、網絡支付等方面提高安全風險甄別能力,打造高素質的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