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婷婷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精品3p人妻网站|日本老熟妇maturebbw|日韩 欧美 综合

新聞資訊

醫院叫號系統 新型醫聯體背景下的智慧醫療建設模式與路徑研究

2023-10-18 12:19

新型醫聯體背景下的智慧醫療建設模式與路徑研究盧喜烈 苗 鋒 應致標

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

1 引言

當前,我國慢性病呈多發趨勢,群眾衛生保健需求日趨增加,而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城鄉、區域之間優質醫療資源配置失衡,大醫院醫療資源過度利用和基層醫療資源利用不足現象并存,基層醫療資源閑置現象嚴重。為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國家先后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1]《關于印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2]《關于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 年)的通知》[3] 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旨在推動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逐步建立與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改善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2 當前智慧醫療現狀

智慧醫療是指“是一套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以患者數據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模式。”[4] 醫療信息化是智慧醫療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處于從臨床信息化向區域醫療信息化轉變的階段,智慧醫療發展迅速。

主要表現為:

一是臨床信息化建設日臻完善。

我國絕大多數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使用了電子病歷系統,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衛生院也擁有了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而且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與省市醫療機構的聯網,江蘇、上海[5]、浙江等地已經實現了區域內電子病歷共享。

二是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框架基本顯現。

國家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區域三級衛生信息平臺建設,個別地區已經建成了省級衛生信息化管理平臺,如云南省基于“大衛生”的概念,與IBM 打造了省級醫療信息化資源整合體系,涵蓋了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藥品供應保障、行政管理和醫療保障五大體系信息系統。

三是重點應用系統功能逐步深化[6]。

醫療“一卡通”、預約掛號系統、遠程醫療、急救醫療等都得到了較大發展。雖然我國智慧醫療建設在國家的支持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目前仍處于基礎階段,智慧醫療的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傳統醫聯體發展具有一定局限性[7],智慧醫療服務評價體系不完善,關鍵技術保護機制不健全,數據的規范化管理水平較低,衛生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不高,系統安全問題面臨考驗[8]。

為此,我們探討了新型醫療聯合體模式下智慧醫療體系的建設模式和實現路徑,為加快推進我國區域醫療資源縱向整合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供參考。

3 智慧醫療總體設計

3.1 總體思路

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的指導意見》[9]的指導下,采用云技術搭建智慧醫療云平臺,以云平臺為紐帶,在縣(區)域范圍內分別面向城市和鄉村建設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形成“縣(區) - 鄉(街道) - 村(社區)”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云平臺可與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基層衛生信息平臺、醫院信息系統(HIS)實現互通。

建設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基層慢病管理、居家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管理等服務體系,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診斷能力,為百姓提供健康檢測監測、遠程會診、視頻問診、雙向轉診、慢病跟蹤管理、居家健康管理等服務,實現全國各級醫療服務機構、健康檢測終端、居民及相關管理機構的聯接。

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與社保、支付、藥品配送等第三方服務機構對接,打造智慧醫療服務的閉環。在此基礎上,針對省市縣大型醫療機構業務交流和縣內上轉疑難重癥患者等需求,可向上依次對接市級、省級、國家級醫療資源,逐步搭建起遠程醫療協作網絡體系,實現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5 個層級數據互通和醫療資源共享,打造整合型、一體化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體系。

3.2 系統功能

3.2.1 遠程醫療會診

由申請方通過云平臺向專家端申請遠程會診,受邀方接受申請,開展遠程會診并出具診斷意見及報告。依托遠程會診平臺,實現小病社區解決,疑難急重疾病通過遠程會診系統接受專家的服務,必要時再進行遠程會診,以真正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3.2.2 遠程影像診斷

通過醫學影像處理系統、遠程醫學影像閱片及討論系統,利用影像數字化一體機,將醫院現有檢查設備生成的結果進行數字化轉換存儲,通過網絡遠程訪問病歷數據,將患者的醫學影像資料和病歷資料完整地傳遞給影像診斷專家,從而獲得權威診斷。

3.2.3 遠程心電診斷

上一篇:遠程探視系統 「互聯網醫院」雙華醫院入駐網醫聯盟 四川計劃建300家互聯網醫院
返回
下一篇:醫院智能呼叫系統 國家醫保局:“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從門診慢特病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