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以來,互聯網診療行業迎來大爆發。作為互聯網診療的核心支點,互聯網醫院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為1004家,同比增長218.73%。據國家衛健委統計,到今年6月份,我國互聯網醫院數量已超過1600家。
自2015年微醫創建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以來,互聯網醫院有過低谷,也經歷了一輪野蠻生長,誤診錯診、虛假審方、先購藥后補方等問題時有發生。為規范互聯網診療活動,加強互聯網診療監管體系建設,10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醫療機構監管、人員監管、業務監管等方面列出了細致的規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要求線上線下建立同樣的管理模式,即線上線下一體化,這就需要醫療機構建立相應的流程規范和系統機制?!敖⑦@些需要成本,對大型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來說基本問題不大,但一些比較小的機構可能根本沒有能力做這些事情?!辟R濱稱。
在互聯網診療監管日益嚴格的背景下,平臺型互聯網醫院如何破局?
《征求意見稿》要求線上線下一體化
作為互聯網診療的核心支點,互聯網醫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公立醫院型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只是作為公立機構的第二名稱,主體仍為公立醫院,如北京協和醫院互聯網醫院;另一種則是平臺型互聯網醫院,即由互聯網醫療平臺依托自有線下實體醫療機構創辦的互聯網醫院,主體是企業,如微醫、醫聯等搭建的互聯網醫院。
自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來,在政策利好刺激下,“互聯網+醫療”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2020年的新冠疫情則給互聯網診療行業注入一針“催化劑”。據了解,疫情高峰期,微醫互聯網醫院承擔了武漢40.8萬慢病重癥患者97%的在線復診購藥需求。據華經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為1004家,同比增長218.73%。據國家衛健委統計,到今年6月份,我國互聯網醫院數量已超過1600家。
后疫情時代,互聯網診療市場步入快車道。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24年及2030年中國在線問診市場占總問診量的占比預計將會由2019年的6%快速增至42%和68.5%,在線問診市場規模將會由2019年的90億元大幅擴張至2024年的1550億元,以及2030年的4070億元。
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診療行業,亟須加強監管體系建設。10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其中包括互聯網醫院需與實體醫院一同校驗、醫生異地執業應注冊或備案、醫療機構禁止統方補方、醫療衛生人員的收入不得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相掛鉤等規定。
賀濱對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要求線上線下建立同樣的管理模式,即線上線下一體化,這就需要醫療機構建立相應的流程規范和系統機制。“建立這些需要成本,對大型的平臺型互聯網醫院來說基本上問題不大,但一些比較小的機構可能根本沒有能力做這些事情?!辟R濱稱。
互聯網醫院如何破局?
《征求意見稿》中有“禁止統方、補方等問題發生,醫療衛生人員的個人收入不得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相掛鉤”的規定。對此,醫聯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為患者治療結果負責的嚴肅醫療理念來看互聯網醫院診療行為,線上診療是應該覆蓋“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全流程,用藥只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征求意見稿》的規定將進一步促進行業走向“醫歸醫,藥歸藥”,堵住線上的以藥養醫。
醫務人員多點執業時將按照多點執業的要求注冊或備案也是業內關注的一大焦點。對此互聯網醫院診療行為,賀濱稱,在實際操作中,(相關要求)可能會增加醫生操作上的成本,“不同地區的不同醫院,醫生注冊的難度是不同的,醫生可能也就不太愿意在多個平臺上去注冊了。”這是否會導致平臺之間互相搶奪醫生資源?
微醫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客觀上可能確實會引起醫生向頭部平臺型互聯網醫院集中,但這并不是由于平臺間爆發了搶人大戰,而是因為《征求意見稿》本就旨在提高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從業門檻,出清部分建而不用、定位不明精、混淆醫療服務與醫藥電商邊界的不規范平臺;而醫生們也或將基于時間精力分配管理、個人品牌維護、廣泛觸達用戶等諸多因素考慮,不斷自發向頭部互聯網醫院平臺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