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相信很多患者經歷過看病”三長一短”的困境(掛號、候診、取藥時間長,就診時間短)。我國日均門診量2000余萬人次,并且絕大部分患者都擁擠在三級醫院,有限的醫療資源導致就醫體驗差、醫患關系緊張、看病難等社會性問題。
2018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世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產業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世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發展論壇上智慧問診系統,”邦大夫”醫患AI對話系統正式發布,這也是國內首次推出面向中醫領域的醫患AI對話系統。
該系統是由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中醫大數據中心聯手國內頂尖的語音對話交互解決方案服務商——奇點機智聯合推出,奇點機智利用自主研發的語音對話平臺”對話流”,與中醫大數據中心孵化企業北京大醫象宇所研發基于大數據的癥狀推理引擎深度融合,可有效代替醫生完成問診流程。
世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產業分會成立大會中首次介紹”邦大夫”
據推測,如果”邦大夫”全面使用,將為全國每年創造數十億分鐘的醫患溝通時間。
在中醫診療時,”望聞問切”四大基本要素中,僅”問”一項就占據接診流程中約70%的時間。基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NLP)、深度學習等前沿AI技術以及中醫臨床診療大數據所構建千萬級的中醫領域知識圖譜,”邦大夫”通過對話交互的形式,利用AI賦能預問診、分診導診、互聯網復診、健康咨詢全流程。
“邦大夫”能夠在接診前自動幫助醫生采集患者信息、識別主訴癥狀及相關伴隨癥狀、既往病史、個人史等信息,進而生成結構化問診電子病歷,可為患者智能匹配適合的科室醫生,并在診后階段幫助醫生進行互聯網復診與隨訪跟蹤,打造從診前到診后的完整閉環,并在以下幾個方面,解決醫患雙方效率和體驗上的痛點。
增加醫患溝通時間,提高門診效率
“邦大夫”能夠植入到醫院的網站、APP、微信公眾號、服務號、小程序中,并與醫院現有電子病歷系統進行連接,在患者就醫前,通過語音或文本進行人機對話交互,將主訴、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信息進行智能采集。”邦大夫”會根據患者提供的信息,自動詢問,采集足夠全面的問診信息,自動生成結構化電子病歷并導入醫院系統中。
在醫生接診過程中,能夠提前查看通過”邦大夫”生成的結構化問診病歷,從而免去了一邊問診一邊手工錄入電子病歷的流程。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醫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問診,再進行”望聞切診”,這樣不僅能夠增加醫生與患者的有效溝通時間,提高門診效率,患者的就醫體驗也能得到優化。
當下,診后環節的醫患溝通幾乎為零。患者若想跟醫生進行后續溝通,只能通過復診與醫生面對面,而”邦大夫”的出現打破了這一現狀。患者結束門診診療后,”邦大夫”的患者回訪機器人能夠定時跟蹤患者遵醫囑情況和預后狀況,并反饋給醫生,方便醫生對患者后續狀態進行跟蹤,及時干預,管理病人的病程全周期。
AI 語音技術突破,深度理解患者
醫療問診會涉及大量專業醫療詞匯,而患者的描述大多是口語化、生活化、多樣化的。”邦大夫”依托”對話流”平臺,利用領先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以中醫大數據為基礎,能夠將患者口語化的表達,轉化為標準化的中醫醫學術語。
另外,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或多或少會帶有地方口音或是普通話不標準,在用戶選擇語音輸入時,通過語音識別技術,不僅僅要能”聽清”患者的表達,也能夠”聽懂、理解”患者。
問診程序化,降低醫療差錯
在病情尚不明朗,化驗檢查還沒做,尤其遇到不能主訴病情或配合檢查的病人時,若想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問出醫生想要的、真實的信息,為進一步檢查提供思路,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程序化問診方法,并且做到言簡意賅。 而目前大醫院門診中,醫生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詢問患者病情,直接開檢查檢驗申請和處方,出現誤診漏診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