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一、應用情況
綜觀此次疫情防控,人工智能應用基本全程覆蓋了各個環節,大幅節約了人工成本、減少了人力資源消耗,提高了效率,并極大減少了病毒感染傳播的風險。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疫情監測分析、人員物資管控、后勤保障、藥品研發、醫療救治、復工復產等 6 個方向。
1. 疫情監測分析
基于計算機視覺的自動體溫監測
傳統的人工檢測手段,需要近距離接觸,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檢測效率不高又常常導致現場堵塞、秩序混亂。
而自動測溫系統能夠利用人體檢測和人臉識別技術檢測人體并標記人,然后根據紅外成像技術對人流進行實時非接觸式體溫監測,快速甄別和篩選體溫異常人員并進行預警。另外,利用行人定位、跟蹤以及人臉識別技術,還可配合對高危人員執行隔離任務。
此前,百度、商湯、曠視、大華、 海康威視等公司推出的自動體溫監測產品已在火車站、機場、 地鐵站、社區等公共場所大量使用,能夠同時對多人實時檢測,識別誤差 ±0.3℃。由于全程無接觸,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基于大數據智能的疫情追蹤
疫情爆發恰逢春節,人員流動性大,社會規模性聚集多,交叉傳染風險急劇上升。另外,由于病毒有 2 周左右的窗口期,處于潛伏期的患者很難在現場體溫檢測中被發現排查處理,如何事后精準倒查、追蹤高風險人員,是此次防疫工作考驗之一。
在出行方面,百度、搜狗、360 等企業推出了疫情地圖、疫情跟蹤、同乘查詢等信息服務系統,滴滴等網約車平臺推出可追溯乘客出行記錄,極大方便有關部門、普通用戶自查疫情風險,搜集高風險人員信息系統,及時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在居民防控方面,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京東數科推出的“戰疫金盾”系統能夠在滿足轄區內企業和居民自主上報疫情防控信息的同時,還具有支撐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功能,對疫情進行追蹤。
2. 人員物資管控
基于語音語義的人員摸底排查
由于社會人口流動性大,一線隨訪排查、通知宣教、重點群體監管等工作量急劇增加,單純依靠人工一方面會導致人力不足,一方面效率低,且還有加劇病毒感染傳播的風險。
針對于此,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思必馳等企業研發了智能外呼機器人系統,利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智能語音語義技術,將疫情監測政策、防護知識等信息合成為語音傳達給居民。
同時,該系統還能與居民進行有效互動問答,識別并理解居民的意圖,自動完成居民活動區域、接觸人群、是否出現典型癥狀等關鍵信息收集,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從而高效、安全地服務醫療機構、基層社區等的防控工作。
智能應急調度平臺
運用機器人、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通過專有網絡或 5G 網絡對所有前端應急救援裝備進行綜合管理和操控,收集、處理和分發前端信息和圖像,打造智能應急調度平臺,對物資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疫情期間,京東推出了應急資源信息平臺,撮合全國范圍內的防護用品、物資等進行交易。東軟推出了物資管理平臺,能夠對區域內的現有物資做可視化展示,如物資儲備分配熱力圖、數據量的柱形圖等,對物資物 7 流管理做到精細化跟蹤監測統計。
此外,還有一些智能系統能夠提供倉庫現場機器人巡檢消殺、數據自動采集等服務。
3. 后勤保障
無人機/機器人系統
無人機/機器人通常會攜帶視覺、激光等傳感器,通過圖像理解技術、激光數據分析算法等可以實時感知外界環境,對其中的危險進行識別并規避,同時為路徑規劃導航提供信息,最后完成特定任務。
疫情防控上,無人機/機器人技術能夠提供部分后勤保障能力,如現場消毒、監測、送藥、物流、監控等。
在消毒應用上,博鷹通航推出了衛生防疫無人機;在送藥方面,獵戶星空的遞送機器人“豹小遞”已經應用于多家醫院;在檢測上,麥飛科技研發的無人機監測系統,可對疫情隔離觀察區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在物流方面,京東物流機器人/無人機已在封閉的地區提供了物流服務。
遠程辦公、在線教育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上網課成為普遍現象在線問診系統,而其中的文檔在線協作、遠程視頻會議應用則涉及了云計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相關技術。
例如,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標準解決方案,在常規直播教學外,利用其智學網系統能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自主學習,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規劃學習路徑,并推薦針對弱項的視頻學習和針對練習的“精準化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