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隨著疫情的爆發,互聯網醫院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目前已有1000+家互聯網醫院牌照發出,但是這1000+家互聯網醫院中,誰是做的最好的互聯網醫院,如果去做“街頭調研”可能100個人有100個答案,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有互聯網醫院這個產物,說明互聯網醫院這個產物距離深入廣大人民群眾還有不小的距離,縮小范圍如果在從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人群中調查,一定也不會有統一的答案,有的人可能說是京東互聯網醫院或者微醫互聯網醫院或者其他。
其實當前無論是互聯網醫院還是互聯網醫療行業都仍然處在一個摸索期互聯網醫院系統,并沒有到成熟期,下面內容我們從互聯網醫院建設和運營的角度談談當前的現狀。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座醫院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哪些條件。
一、醫院建設和運營5要素
一家醫院的開辦需要各種的條件和資源資質,但是從一家醫院申辦建成后,決定這家醫院能否活下來能活得多好走的多遠,我們選擇其中最主要的5個因素進行分析(如有誤請大家更正):
患者:醫療服務的需求側醫生:醫療服務的供給側基礎能力:提供醫療服務的外在條件,如硬件、軟件等協助醫生服務的所有線上線下的工具;(線下醫療場所、線下醫療設備、軟件系統、線上服務工具)運營能力:讓醫院持續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能力,如服務流程管理、績效管理、財務管、供應鏈管理等互聯網+醫療基因:在醫療和互聯網行業的沉淀和積累,如醫院運營年限、患者口碑、學術影響、特色科室排名等二、線下醫院與互聯網醫院的5要素類比分析
其實如果以線下存在的業務為參照,互聯網產物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三類:
“無中生有”型:線下基本從來沒有過,互聯網上新生的一種產品或者業務流程互聯網醫院系統,例如王者榮耀、夢幻西游這類網絡游戲產品“線下的繼承和拓展”型:這種產品或者業務流程在線下早已存在,相對于的互聯網產品的出現僅僅是提高了這件事的效率或降低了成本,同時還必須與線下結合才能完成整個業務的閉環,像O2O產品“線下的顛覆”型:線下存在,但是線上產品的出現和發展對線下產品進行了反客為主,反而是線上占據了主導地位,滿足了更多用戶的需求;例如微信顛覆了溝通方式、京東淘寶顛覆了購物方式
其中互聯網醫療就是第二種,至少目前來看只是對線下醫療的一個拓展和輔助,線上相關醫療業務的展開離不開線下醫療資源。這里我們就將互聯網醫院與線下傳統醫院的5要素進行比較分析,分析互聯網醫院是如何借鑒傳統醫院的建設和運營思路在互聯網上進行攻城略地的。
1. 患者:醫療行業的發動機之一
為什么大型醫院和三甲醫院都選擇在一線二線城市,因為只有一線二線城市的患者量才能支撐起一座大型醫院的開支和規劃的目標,除非大型醫院自身有虹吸效應可以把周邊患者全部吸收自所在地,這在線下基本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全國排名前50的醫院沒有一家是在二線以下城市的。
但是在線上就有可能實現,現在的騰訊、百度、阿里、字節、美團等平臺就像互聯網世界的特大城市,為什么可以實現?因為這些大平臺的城市醫療體系還未建成,無論線下還是線上醫療,都是需要患者、醫生、政策長期積累完善的,并且當前線下不同的醫療資源主體還可以通過從線下的私域患者中向線上引流,他們都有自己的線上野心,都想建立自己的一座城,都不想成為其他平臺的附庸城。
當網民一提到騰訊醫療、阿里健康等這些平臺時就自覺將線上優質醫療服務平臺畫等號時,那些手握部分醫療咨詢的主體想再攻城拔寨就基本無望了,他們只能入駐這些平臺,接受這些平臺既定的規則,在平臺的規則下生存。
這里所提到的“醫療資源主體”可不單單是指醫院等醫療機構,其中還包括了藥企、藥店、健康險企業等,千萬不要低估了任何在醫療醫藥產業鏈上占據一席之地小小主體的野心。
2. 醫生:醫療行業的另一發動機
如果患者是需求側,那么醫生則是供給側,醫院為醫生提供醫療服務的場地、設備,醫生提供直接面向患者的服務。
無論是在線下還是線上,醫生的數量和質量對一個醫院的規模和影響力來講都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特別是線上,因為線上多點執業沒有空間距離的限制,沒有工作時間的局限,所以很多互聯網醫院平臺在做宣傳時也會把自己平臺擁有的醫生數量作為一個重要宣傳點,同時醫生數量和質量也是絕大多數互聯網醫院平臺衡量運營業績的一個重要KPI指標。
3. 醫院的基礎能力:決定了醫院能提供的醫療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