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病人感受不到區塊鏈”
當病人通過微信小程序訪問互聯網醫院服務時,“上鏈”開始。上鏈意味著用戶的數據已經被記錄在區塊鏈節點上。一旦“上鏈”,信息的唯一性屬性得到確認,變得不可被篡改。
不過,從使用層面看,這與使用其他互聯網服務并無任何區別,用戶無法感知到背后的區塊鏈技術。
“簡單說,區塊鏈屬于后臺部分,對醫院來說是一種數據安全技術,病人在互聯網醫院就診環節中感受不到什么不方便。”大醫一院信息部牛主任解釋道。
但正因為“用戶感受不到”,當初醫院內部圍繞“用不用區塊鏈”展開了多次討論,不乏一些質疑者。
質疑主要有兩點。一是區塊鏈作為一項醫療領域中的新技術,多數人對其并不了解能夠給醫院醫療工作帶來什么幫助;二是病人使用過程中無感,應用效果很難評價。
“所以,我們信息部面臨的壓力挺大。”牛主任說,當時,院里對互聯網醫院建設應用工作非常重視,作為區域龍頭醫院,任何決策都是非常謹慎的,對于新技術的應用效果當然要求也很嚴格。
為了征求意見,醫院相關部門多次開會討論區塊鏈技術應用,期間也有一些爭論和方向問題。醫院主管信息化的夏云龍副院長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科技創新動態以及政策導向,研判醫療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希望通過探索應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為以后智慧醫院的發展打好基礎。
“所以,在院領導的支持下,信息部決定從數據安全的角度去探索區塊鏈的應用,也為技術人員指明了開發的方向。”牛主任說,當初應用區塊鏈技術最主要的想法是保障關鍵數據的可驗證性,以及安全的數據存儲傳輸和訪問。
主導權在醫院
經過多番調研,醫院選擇了某互聯網巨頭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平臺提供的是一個開放、相對安全、彈性的區塊鏈底層基礎服務,并不是一套得來即用的方案,技術人員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再開發和應用運維。
“我們不會只聽平臺廠商的單方面宣傳,我們信息部組織了互聯網醫院的多方參與單位開了多次線上線下會議,討論從何入手以及推進模式。”
據醫院信息部技術副主任張濱介紹,集成了區塊鏈平臺的互聯網醫院信息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對關鍵數據進行脫敏加密,共享在區塊鏈服務平臺,在確保數據的安全性與全程留痕的同時,采用多節點的去中心化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數據的防篡改安全性。
雖然用的是廠商的云區塊鏈平臺互聯網醫院系統,數據經過區塊鏈平臺加密,儲存了關鍵的一部分,但完整數據依舊是保存在醫院系統上,數據的所有權依舊屬于醫院,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病人隱私權。
互聯網醫院“上鏈”閉環
按照醫院的部署和規劃,互聯網醫院+區塊鏈應用目前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開發,也就是“用戶個人信息上鏈”。
牛主任表示,在大醫一院互聯網醫院完成用戶信息的“上鏈”之后,接下來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如果應用效果很好,就會繼續做下去。
于丹丹表示,互聯網醫院今年1月底試運行時,每天大約有100名醫生在線,每天有100多人次的免費咨詢。截至目前,互聯網醫院服務了近8000人次,接下來計劃將在線醫生數增加至300人左右。“我們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提藥品處方及藥品配送服務,第二階段提供預約檢驗服務;第三階段提供預約檢查服務。”
隨著互聯網醫院應用的逐步推進,病人數量的增加,數據的積累,越發讓醫院感受到信息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當用戶信息、藥品信息、處方流轉、檢查檢驗信息全部上鏈,藥房、藥店、檢查檢驗機構,都可以接收到病人信息,機構管理和監管部門都能依據可信區塊鏈平臺,取得相應的管理信息,從而可以形成一個基于區塊鏈的互聯網醫院生態閉環,提供安全可信的數據保證。
醫療區塊鏈的一盤“大棋”
如果只有一家醫院部署了區塊鏈,其實不能真正發揮區塊鏈技術的作用。區塊鏈最為重要的特征是“多節點”,而且節點越多越好。如果沒有多節點,那么就無法實現分布式存儲和防篡改。
因此,既然要做醫療+區塊鏈,就決定了必然要推動區塊鏈在多家醫院和機構的落地。
據了解,按夏云龍的設想互聯網醫院系統,將區塊鏈技術推廣應用到醫聯體內多家醫療機構。在眾多個區塊鏈應用落地后,成就了區域內整個醫療+區塊鏈網絡中的多節點模式,醫療機構間的用戶信息、處方流轉、檢查檢驗等業務數據將更加安全、高效,在供應商、服務商、監管機構也建立相應的節點后,最終可實現“互相關聯,互相監督,數據共享”。
這顯然是一盤更大的“棋局”。未來所涉及的環節、準備的工作、面臨的挑戰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