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大街小巷,越來越多的小區智能化設施不斷增加,正在實現向智慧社區轉變;各大醫院,網上復診,信息互通,智慧醫療正全面鋪開;鄉村城市,雖處不同空間,但孩子們卻能通過智能設施享有平等的優質教學資源……自從我省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以來,人們驚喜發現,如今的生活設施變得更加便捷、智能與舒適。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以新生活設施建設為重要載體,以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養老為主要抓手,不斷擦亮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智慧社區——
打造生活設施新樣板
走進長春市朝陽區南湖街道湖東社區,充電樁、智慧燈桿、智慧垃圾箱等智能設施裝扮著社區新環境。
該社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基礎設施老化、便民設施匱乏……居民對此一度頗有微詞。2020年,長春市開始探索推進基于“三長”聯動機制的智慧社區建設,并選取朝陽區湖東社區為試點單位。該社區通過建設一系列傳感器等智能設施,使轄區居民享受到多方面的便民服務。尤其對部分樓宇和主要路口加裝5G視頻監控探頭,形成虛擬電子圍欄,使社區的技防安防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從“老舊散”到“穿新衣”,“智慧”讓越來越多的社區更加亮麗。
目前,吉林市民政局完成了豐滿區試點應用工作智慧問診系統,構建了“十分鐘社區治理圈和十分鐘便民服務圈”的“雙十圈”模式,創新了全科社工和社區“居民隨時喊話,部門自動對號,網格員限時報到”的工作機制,智慧社區建設成效初顯。
寧江區作為松原市的主城區,創新搭建了“智慧社區”綜合管理服務云平臺。平臺包含全區47萬老百姓的人、房、法人、地理信息四大信息板塊,可以實現疫情一鍵上報、政務服務、基礎數據采集、便民服務應用等“一站式智慧社區”入口管理,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今年年初,松原市確定在全市推廣寧江區智慧社區建設經驗,計劃在每個縣區選取一個社區做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工作。目前,扶余市聯盟街道西南社區已完成“智慧小盟”小程序建設,并在疫情防控期間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個個智慧社區項目落地,一項項惠民舉措實施,讓新生活設施“面子”更靚、“里子”更實。
5月20日,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我省將積極貫徹落實《意見》,深入構建智慧社區建設體系,不斷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慧醫療——
創新看病就醫新模式
“不用來醫院,病人在家就能收到藥,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蔡寒青在互聯網醫院平臺上為長期服用“優甲樂”的霍女士再次續方,使其免于醫院排隊就診之苦。
為深入推動智慧醫療建設,我省按照國家衛健委要求,于2020年全面啟動互聯網醫院服務。截至2021年底,包括吉大二院在內的全省11家醫院獲得互聯網醫院運營資質。監管平臺顯示,全年共為群眾提供網上預約掛號人次,在線問診服務33447人次。
通過互聯醫院平臺,醫院可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醫保在線脫卡結算、慢病患者復診開藥續方、藥品配送到家等全病程主動式服務,并輔以遠程會診、聯合門診、雙向轉診、遠程教學等功能,為醫院以及盟內醫生提供統一高效的協作平臺。
吉大一院信息中心主任趙振威說:“互聯網醫院改變了傳統就診過程,大大減少了患者現場就診次數,進一步滿足了患者健康新需求。”
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醫院充分發揮線上服務模式優勢,支持百姓在就診期間直接進行醫療費用結算、住院床位預約、核酸檢測自助預約、報告結果下載打印等功能。
與此同時,我省積極構建吉林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為群眾就醫提供“一碼通”有效憑證,全力推進衛生健康政務系統、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與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實現醫療衛生區域一體化服務模式,為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平臺大數據支撐。
截至6月1日,該平臺已對接全省45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采集各類數據20.67億條,形成電子健康檔案1920萬份,累計調用服務1.61萬次、數據交互6.97億條。
不久前,喜訊傳來。我省吉大一院、省衛生健康信息中心、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長春市中心醫院4家單位數字健康典型案例獲國家通報表揚。
掃一掃電子居民健康卡,就能實現各家醫院的掛號、繳費、取藥;檢驗報告通過手機就能查看;歷次就診信息盡在電子健康檔案里……一項項便捷、專業、個性化的智慧醫療政策正全面鋪開。
智慧教育——
構建教育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