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7月23日,在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開幕式上,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張毅教授團隊聯合百洋智能科技共同合作的科研成果——肺癌臨床智能輔助決策系統( for Lung )正式發布。發布儀式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院士,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潘蘇彥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趙國光院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張毅主任,百洋醫藥集團總裁宋青,百洋智能科技總裁李琴共同啟動。該系統旨在以AI助力專家資源共享,以算法、技術、經驗搭建醫療互聯互通新生態,共同打造肺癌患者診療新體驗。
張毅在 for Lung 發布會現場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占所有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分別為17.9%和23.8%互聯網醫院系統,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在診治上,由于各地區醫療服務水平發展不平衡,腫瘤患者治療呈現明顯的向大醫院、名專家聚集趨勢,大醫院人滿為患、一號難求的現象尤為普遍。
目前,肺癌診治普遍以指南作為依據,但專家經驗在個體化治療上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沉淀大型醫院的肺癌專業經驗,充分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診療規范化建設,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這正是張毅團隊與百洋智能科技開展該項科研合作的初衷。
for Lung 由宣武醫院胸外科提供診療經驗和典型的先進方案,由百洋智能科技提供大數據及算法能力,通過獲取肺癌診療中的個性化重要指標,對宣武醫院醫生臨床實踐以及專家經驗不斷學習,結合指南不斷完善,從而實現基于專家經驗、多指南、真實世界數據三大引擎的肺癌診療建議。據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吳一多介紹:“ for Lung 與常見的腫瘤決策系統的區別是其具有的持續自學習能力。首先,算法能將專家的最佳臨床實踐萃取成與多指南融合的規則,并按需增改相關知識圖譜的節點與連接,從而模擬專家的觀測體系與決策過程推導出超指南診療方案;其次,應用真實世界案例不斷訓練與優化預測模型,進一步使其提供的診療方案更精準,也更個性化。”
宣武醫院胸外科在專家資源、臨床實踐、學術能力上有非常豐富的沉淀。百洋智能科技則是我國醫療人工智能的排頭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數百項,申請發明專利幾十項,研發了多款不同醫療場景下的醫療AI應用。二者此次攜手開展科研合作,讓科研成果能夠落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真正價值。
會議現場展示了對專家經驗的提煉過程:以PD-L1陽性的晚期肺癌肝寡轉移患者為例,專家經驗的加入,可以進一步優化診療決策。在藥物選擇上,根據國內藥物的可及性等多方面因素,除了NCCN推薦的K藥()、O藥()等外,在實際應用中專家針對該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了中國臨床腫瘤協會( of )指南提到的同類藥物,如“信迪利單抗”等本地藥物給予治療。此外,目前臨床上是根據肺癌分期制定治療策略,IV期肺癌手術的應用非常受限,缺乏統一的操作規范;就這一問題,宣武醫院專家的經驗是:通過借鑒對肺癌寡轉移局部鞏固治療(LCT)評估標準一線化療后,轉移灶在3個以內的IV期肺癌患者接受局部鞏固治療(LCT)的疾病無進展時間(PFS)的里程碑研究,在患者一線行化療+PD-1治療后,進行一線治療療效評估,在患者病灶達到PR后進行了肺部局灶切除及淋巴結清掃。百洋智能科技的算法團隊將學習到的專家經驗和實踐,添加到知識圖譜中,系統便可進行專家經驗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