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釋放雙眼,帶上耳機,聽聽看~!
00:00
00:00
IP語音(VoIP)和IP電話,有什么不同嗎?VoIP指在網絡上利用IP協議來傳送數字化語音。這里的網絡可以是局域網(LAN)、廣域網(WAN)或者是像Internet那樣的公共數據網。而“IP電話”一詞指IP協議不光在傳送語音上起作用而且能夠實現一些相關的功能。這樣用于開展IP電話業務的網絡就變成了一個整體的系統。其中的一些功能包括特殊功能(如呼叫保持、呼叫等待)、呼叫信息采集、把網關集成到公眾語音網絡中去等。隨著時間的推移,IP可用來做任何事情,VoIP和IP電話也變得越來越相像。本文提到的VoIP和IP電話都指通過Internet來傳送IP語音,并利用網關和其他特殊設備來給基本的IP語音傳輸增加些必要的功能。
IP電話的某些優點是適用于所有用戶的。商業用戶把節省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考慮方便顧客。而住宅用戶則首先考慮方便程度,然后再考慮費用問題,當然也會有例外。其實,不論商業用戶還是個人用戶都希望在打電話時能盡量劃算。看來,我們最好先講講打電話的費用問題。
打電話的費用
與咖啡或電器等家庭和商業的日用品不同,電話并不是一開始就很便宜。電話曾經是非常昂貴的奢侈品。貝爾發明電話是為了商業用途:諸如制造商呼叫供貨商,醫院呼叫醫生等。貝爾認為普通人在家里裝電話沒有必要,當時大多數人是通過信件來通信的。事實上,直到貝爾逝世的那天,他的辦公室里都沒有電話。
每一個用過電話的人都為能夠和一個現實中與你相距遙遠的人實時交談而感到興奮。馬克吐溫是把電話裝在家里的第一批人之一,也是對電話里的嘈雜噪音深惡痛絕的第一批人之一。
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本地電話的費用是每年18美元到24美元。不同地區的情況不同。都市化的東北部的費率低于荒涼的中西部和西部。這樣的費用聽起來并不算大,但是事實并非如此。1930年一個普通農場工人的月薪是200美元,一年不到2400美元。半加侖牛奶要28美分磅熏肉要40美分。1929年三個熱狗賣10美分,一杯軟飲料賣3美分。照這樣算,每年為電話付出的20美元最少能吃160頓飯,或者足夠買三個月的食物。這就是為什么美國在1941年加入二戰之前只有40%的人家里有電話。而且就是這40%還是電話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的蕭條時期作出巨大努力的結果。這些努力包括合用線路(多個話機共用一條線路)和降低本地服務費,從而更好地控制原本就信據的月預算費用。
本地電話花費已經很大,但長途電話就更貴,特別是國際長途。例如,從紐約打一個到倫敦的5分鐘電話要75美元。因此毫不奇怪國際長途的用戶都是公司。即便是國內長話在60年代前也是難用且昂貴的。長途電話通常由接線員手工建立連接(打電話的人被告知:“當接通被叫后,會打電話通知你。”)打電話從美國一端到另一端至少需要等待7到12分鐘。
1961年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的電話費用降到每分鐘12美元。那時最低工資是每小時一美元。有人在漫畫中描繪當時人們接電話的窘態:從浴室沖出來,水淋淋的裹著浴巾接長途電話。除非是使用被叫付費業務,否則主叫每分鐘要付12美元,而且如果不是至親好友沒人會使用被叫付費業務。
在二次大戰后電話的商業用途才有了很大發展。美國經濟繁榮貫穿整個50年代。商業上的主要問題不是裁員而是為了開設新的銷售公司而招賢納士。難怪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無不認為50年代是個難得的黃金時代。
從1945到1960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翻了一番。財富的巨額增長使得商業用戶和家庭用戶用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電話。擁有電話會使員工的工作更有效率嗎?那么給每個工人一部電話吧!
那時科技、經濟和社會因素之間的影響迅速明顯起來。有一張30年代和40年代的照片恰當地描繪出同一樣東西:一排排的員工做在擺著打字機的桌子旁,經理站在位于后部的經理辦公室門邊,只有經理有電話,到了50年代和60年代,公司在每個工人的辦公桌上都安放了一部電話,但打電話所產生的噪音太大,當然解決的辦法只有給每人一個不受干擾的小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