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軟交換系統多層次的業務提供能力,使人們能夠綜合考慮業務類型、業務功能、運營管理要求以及商業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為每類業務靈活選擇最適合的提供方式。本節首先對比分析前文提到的軟交換系統的3種主要業務提供模式的特點,然后簡要討論它們在軟交換業務層面的應用演進方式。
一、Parlay業務體系與智能網系統的比較
雖然從理論上說,智能網是一個獨立于具體承載網絡的附加業務網,但是在實現時,通常是與特定承載網(如PSTN、CDMA、GSM、B-ISDN等)綁定在一起。因此,智能網采用的仍然是縱向分割的封閉式架構,特定智能網系統僅支持特定類型的承載網絡,并且業務只能采取面向特定網絡的垂直部署方式(比如固定智能網和移動智能網,盡管這兩種業務系統功能基本一樣,但是由于面向的網絡不同,運營商也必須分別為固定電話網和移動電話網部署獨立的智能網業務系統)。傳統智能網技術實現跨網業務(尤其是面向分組交換網絡的業務)比較困難,而且業務平臺封閉,業務的開 發和部署只能由運營商完成,無法支撐目前電信行業正在迅速發展的開放業務價值鏈的商業模式,也不能適應下一代網絡業務市場的成長需求。與智能網相比,Parlay業務系統模式則采用橫向功能劃分的開放式架構,支持網絡融合和開放,業務采取獨立于特定網絡的水平部署方式,不僅可運行多 種不同類型的網絡業務,而且還可以實現網絡融合業務(如同時為固網、移動網和軟交換網用戶提供800業務、虛擬專網業務、預付費業務等),并且支持第三方業務開發模式,能夠有效地降低業務開發和運營的成本。這兩種業務系統架構的對比如圖5.18所示。
盡管上述Parlay業務體系結構實現了網絡能力融合以及面向第三方的開放,然而,Parlay目前定義的網絡API主要還是針對連接型的電信會話業務,對千數據業務的整合能力相對欠缺;業務啟動主要基于網絡控制層的預置觸發機制,依賴于傳統呼叫的有限狀態機技術;業務模型主要遵循“終端-軟交換設備-應用服務器”方式,很少考慮智能終端的情況。凡此種種,都是因為Parlay源千通信網應用,其初衷是實現交換機以及智能網業務控制接口的開放,所以在業務控制模式上,Parlay系統架構與智能網系統結構仍基本一致。因此,業界巳在思考如何在Parlay業務系統的基礎上融入計算機網絡的模型和技術,研究新一代的業務體系結構,以適應未來的網絡融合環境和智能化用戶環境。ParlayXWebService技術就是邁向這一過程的第一步。
Parlay業務系統與智能網系統的比較
二.SIP應用服務器與Parlay應用服務器的比較
對于SIP應用服務器和Parlay應用服務器,可以從SIP協議和ParlayAPI本身的特性進行比較。
(1)協議模式和API模式的對比
協議和API的差別在于:協議面向具體的網絡,由嚴格定義的一組消息和通信規則組成;API面向軟件編程者,由一組抽象的操作或過程組成。在不同的網絡中完成同樣的功能,所用的協議可能完全不同,但是所用的API則可以完全相同。與基于消息的協議相比,基于分布式對象技術的API提供了清除很多阻礙業務開發的問題的方式,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是:通過公共對象模型的引入,保證API的兼容性比保證協議的兼容性要容易,因此可以清除很多影響建立統一業務空間的不一致性。將業務開發接口公共化、抽象化,并且屏蔽下層網絡的具體協議,這樣,原來對通信網技術知之甚少的軟件人員也可以利用API接口自如地開發應用業務程序,最終達到快速、廉價開發和部署新業務的目的。
(2)Parlay與SIP協議應用模式的對比
從控制模式角度而言,SIP協議是一種對等的會話發起協議,而ParlayAPI則是一種主/從(Master/Slave)模式的控制接口。從應用角度而言,Parlay應用服務器類似千傳統智能網技術,在模式上更接近電信網的理念,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嚴謹的體系。Parlay應用服務器與軟交換設備之間是一種控制關系,Parlay應用服務器側重千業務層面;而SIP應用服務器類似于傳統智能業務平臺技術,在模式上更多地采用了互聯網的理念,SIP應用服務器與軟交換設備之間更像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更有利千業務智能的分布,甚至可以把一部分業務智能分布千終端上。目前SIP應用服務器的主要應用目標在于運營商網內多媒體業務的提供。
(3)Parlay和SIP開放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