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大家聽說過IPv5嗎?他曾經也是個倍受期待的技術呢!
IPv5也被稱為因特網流協議(Internet Stream Protocol),簡稱ST。它專為跨IP網絡的面向連接的通信而設計,旨在支持語音和視頻。
但是其32位地址方案與IPv4使用的方案相同,都會遇到IP地址枯竭的問題。因此,它從未被廣泛使用,也沒有被正式批準為一種標準協議。
然而,原本沾沾自喜的IPv4,沒想到又來了一個IPv6。。。
不過,為什么IPv4一直沒有完全敗下陣來呢?
背景知識 我們知道IPv4/IPv6是TCP/IP協議簇中的基礎協議,屬于網絡層協議(三層)。 早在1990年,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就開始規劃下一代協議,以解決IPv4地址枯竭的問題。 如果從那年算起,下一代協議的規劃距今已經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為什么IPv4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具有后發優勢的IPv6會部署得如此緩慢呢? 巨大的用戶基礎IPv4 協議作為互聯網的基礎協議,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幾乎所有的互聯網服務和應用都是建立在該協議上的。
不兼容是硬傷 在IPv4與IPv6的過渡期,要保證兩個協議之間的兼容性,就需要通過中間設備進行轉換,這會增加網絡的復雜性并耗費更多的資源。 同時由于IPv4與IPv6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協議,存在各種差異,這也給IPv6的推廣和應用增加了難度。 PS:雖然不兼容是硬傷,但IPv4地址被用完,新的硬件設備也不得不使用IPv6地址。 續命的NAT 巨大的升級成本 綜上所述,雖然IPv6協議解決了IPv4所面臨的地址短缺等問題,但其廣泛部署和應用仍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投入。因此, IPv4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將繼續扮演網絡通信的重要角色,而IPv6將與之搭配應用,逐漸成為全球互聯網通信的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