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我們常常提到的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N)所指的網絡就是物聯網。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字面意思是物品之間的網絡。
物聯網的定義雖然物聯網概念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的高度關注,但是對于物聯網的確切定義還存在很多爭議,并且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聯網的定義會不斷變化,人們對物聯網的認識也會不斷進步。下面針對現階段整個行業不同方向對物聯網的認識進行講解。
物聯網最早是在1999年被提出的:通過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RFID+互聯網、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簡而言之,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圖1-3所示為物聯網簡易示意圖。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總體來說就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連,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它包括互聯網及互聯網上所有的資源,兼容互聯網所有的應用,但物聯網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設備、資源及通信等)都是個性化和私有化的。
圖1-3 物聯網示意圖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將物聯網定義為當下幾乎所有技術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結合,實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環境以及狀態信息的實時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傳遞、處理、執行。廣義上說,當下涉及信息技術的應用,都可以納入物聯網的范疇。而在其著名的科技融合體模型中,提出了物聯網是當下最接近該模型頂端的科技概念和應用。物聯網是一個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其具有智能、先進、互連的三個重要特征。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定義,物聯網主要解決物品與物品(ThingtoThing,T2T),人與物品(HumantoThing,H2T),人與人(HumantoHuman,H2H)之間的互連。但是與傳統互聯網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裝置與物品之間的連接,從而使得物品連接更加簡化,而H2H是指人之間不依賴于計算機而進行的互連。因為 互聯網并沒有考慮對于任何物品連接的問題,故我們使用物聯網來解決這個傳統意義上的問題。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連接物品的網絡,許多學者討論物聯網時,經常會引入一個M2M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人到人(Human to Human)、人到機器(Human to Machine)、機器到機器(Machine to Machine)。從本質而言,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交互大部分是為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互。
物聯網的概念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理解,想得到絕對的統一是很難的,它是由技術的進步和特定的歷史環境所決定的,如現在如日中天的LPWAN。可能未來幾年低功耗局域網絡(LPLAN)也會成為新的熱點。
物聯網的歷史及發展在物聯網的定義中我們已經知道了“物聯網”的概念是在不斷變化的,這里簡介物聯網“編年史”。
(1)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Auto-ID)”,KevinAshton教授提出“萬物皆可通過網絡互連”,闡明了物聯網的基本含義。早期的物聯網是依托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物流網絡。
(2)2003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傳感網絡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