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一、接入網在網絡建設中的作用信息網由核心骨干網、城域網、接入網和用戶駐地網組成,其模型如圖11.1.1所示。由圖可見,接入網處于城域網/骨干網和用戶駐地網之間,它是大量用戶駐地網進入城域網/骨干網的橋梁。
圖11.1.1 信息網模型
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大量的電子文件不斷產生,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因特網大量普及,數據業務激烈增長,電信業務種類不斷擴大,已由單一的電話業務擴展到多種業務。窄帶接入網已成為制約網絡向寬帶化發展的瓶頸。接入網市場容量很大,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新技術不斷涌現。接入網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重點和關鍵,網絡接入技術已成為研究機構、通信廠商、電信公司和運營部門關注的焦點和投資的熱點。
二、光接入網技術演進——向寬帶光纖接入過度在接入技術方面,窄帶接入逐漸被寬帶接入所取代,最終實現光纖到家;銅纜接入已逐漸被光纜接入所取代。由于無源光網絡(PON)的固有特性,它的安裝、開通和維護運營成本大為降低,使系統更可靠、更穩定,因此接入網正在大量應用PON系統。
異步傳輸模式(ATM)技術支持可變速率業務,支持時延要求較小的業務,具有支持多業務多比特率的能力,因此ATM接入系統能夠完成不同速率的多種業務接入,它既能夠提供窄帶業務,又能提供寬帶業務。
隨著因特網的快速發展,以太網被大量使用,由于市場的推動,以太網技術也得以飛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它僅是一種局域網(LAN)技術,其速率為10Mbit/s。20世紀90年代以后,發展了交換型以太網,并先后推出了快速(100Mbit/s)以太網、吉位(Gbit/s)以太網和100Gbit/s以太網,其傳輸介質也由雙絞線變為多模光纖或單模光纖,它的應用也從LAN發展到寬域網(WAN)。
2000年12月,以太網設備供應商提出了將PON用于以太網接入的標準研究計劃,這種使用PON的以太網稱為EPON。EPON與APON相比,上下行傳輸速率比APON的高,EPON提供較大的帶寬和較低的用戶設備成本,除幀結構和APON不同外,其余所用的技術與G.983建議中的許多內容類似,如下行采用TDM,上行采用TDMA。
提倡EPON的人相信,隨著EPON標準的制定和EPON的使用,在WAN和LAN連接時將減少APON在ATM和IP間轉換的需要。
鑒于APON標準復雜,成本高,在傳輸以太網和IP數據業務時效率低,以及在ATM層上適配和提供業務復雜。而EPON存在兩大致命的缺陷,即帶寬利用率低和難以支持以太網之外的業務。因此,全業務接入網(FSAN)組織已制定了一種融合APON和EPON的優點,克服其缺點的新的PON,那就是GPON(千兆無源光網絡)。GPON具有吉比特高速率,92%的帶寬利用率和支持多業務透明傳輸的能力,同時能夠保證服務質量和級別,提供電信級的網絡監測和業務管理。
早在2001年IEEE制定EPON標準的同時,全業務接入網組織開始發起制定速率超過1Gbit/s的PON網絡標準,即GPON。隨后,ITU-T也介入了這個新標準的制定工作。
2016年2月,ITU-TG.987.2規范了10Gbit/s無源光網絡(XG-PON)物理媒質相關層(PMD)參數,它滿足商用和家用對帶寬的要求。G.987系列標準允許使用多個上行和下行線路速率,XG-PON1規定下行方向線路速率為9.95328Gbit/s,上行方向為2.48832Gbit/s。
GPON與EPON的主要區別在二層協議上,一個采用GPON成幀協議,一個采用以太網協議。兩種技術下行均采用廣播方式,上行均采用時分多址(TDMA)方式。
APON、EPON和GPON都是TDM-PON。APON由于自身較低的承載效率以及在ATM層上適配和提供業務復雜等缺點,現在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而EPON存在兩大致命的缺陷,即帶寬利用率低和難以支持以太網之外的業務。GPON雖然能克服上述缺點,但上下行分別均工作在單一波長(上行,1310nm;下行,1490nm),各用戶通過時分方式進行數據傳輸。這種在單一波長上為每個用戶分配時隙的機制,既限制了每個用戶的可用帶寬,又大大浪費了光纖自身的可用帶寬,不能滿足不斷出現的寬帶網絡應用業務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就提出了WDM-PON的技術構想。WDM-PON能克服上面所述的各種PON缺點。近年來,由于WDM器件價格的不斷下降,WDM-PON技術本身的不斷完善,WDM-PON接入網應用到通信網絡中已成為可能。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把WDM技術引入接入網將是下一代接入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三網融合——接入網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