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就像IP電話一樣,人們對IP傳真的主要興趣也在于其低廉的價格。IP傳真網的拓撲結構和IP電話相似:呼叫的雙方有普通的傳真機連接到公眾電話網上,然后經由IP傳真網關連接到互聯網上。如圖10-2所示。
圖10-2 IP傳真
當然,還有其他可能的組網方式。比如IP傳真機可以通過以太網接1直接與IP網相連,傳真服務器可以充當網關使用(這樣可以避免文件堆積在發送方)等。下面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些方法的不同之處。
最受人關注的IP傳真產品是ITU-T T.38所做出的定義:“在IP網上的G3復印件的實時傳遞過程”。這個定義中“實時”是其中的核心,實時保證了傳統傳真技術最重要的特性:當接收方傳真機掛斷的時候,發送方知道傳輸過程已經完成。ITU-T 還在T.37介紹了存儲-轉發模式的傳真機、但它并沒有引起商家像對T.38那樣的關注。
T.38 協議定義了傳真數據封裝的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可靠的傳輸控制協議(TCP),另一個是利用可靠性較差的用戶數據報協議(UDP)。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其封裝方法如圖10-3所示。TCP的優勢在于很少出錯,可靠性高,在這種方式下,,旦收方發現錯誤就請求重發,發端當然就重發這些丟包或錯包。但是在這種檢測錯誤糾正錯誤的方式下,數據流的傳輸時延就比較大,這是它的不利之處。TCP協議的另一個不利之處在于當大部分路由器擁塞時,TCP是第一個被丟棄的協議(除非路由器執行,隨機丟包或者其他更高級的流量控制算法),這使得只有TCP包更容易出錯。
圖10-3 IP傳真的封裝方式
UDP方式,因為少一些頭信息和沒有呼叫建立信息,于是錯誤多一些,但是其端到端的時延小于TCP方式。由于UDP方式缺少糾錯能力,因此傳真應用層必須提供這種能力以使處理傳真和網絡傳輸過程中所出現的錯誤。IP傳真的軟件和硬件生產商寄希望于IP網絡的低出錯率。這樣的話,他們的產品就可以只在傳真應用層執行糾錯處理,就可以使用UDP傳輸方式提供多種傳真服務。糾錯和其他的TCP服務可以由傳真層或專門的協議來完成。
使用TCP或者UDP攜帶傳真數據的信息被稱作IP傳真協議(IFP)分組。它有兩種類型:T30-INDICATOR 和T30-DATA。從它們名字也能看出,這兩種數據分組都是采用PSTN傳真方式的T.30標準的數據分組。這兩種類型的分組都可以在使用UDP的系統中傳輸,但是在使用TCP的系統中只能傳輸DATA類型的分組,而且同時還需要CNG,CED和其他T.30類型的控制信息。除了用來確定傳輸速度(T.30中的階段B)的過程之外,網關之間的IFP信息流傳遞過程和PSTN中兩個傳真機之間的過程相同。因為成功或至少是有效的通信依賴于傳真呼叫操作雙方的PSTN終端速率相同,因此必須在IP網上發送特定的信息以使端與端同步。這個過程在T.38中被稱作“數據速率管理”,可以由接收方網關或雙方傳真機進行控制
一旦數據傳輸速率確定下來,T.30數據分組就可以進行傳輸了。當使用UDP方式傳輸時,每個數據分組都包含一個IIDPTL(UDP傳輸層)分組,在UDPTL分組里包含確定它在數據流中位置的序列號,這些UDPTL分組后面跟著一個或多個IFP數據分組,在IFP數據里的才是T.30數據。數據的糾錯方式既可以采用UDP分組中包含備份的方法進行糾錯(即冗余糾錯),也可以采用前向糾錯(FEC)。所謂前向糾錯是指以前發送過的某些數據在本次數據分組中再次發送,從而防止數據分組的丟失。因為TCP傳輸方式本身具有數據糾錯能力,因此當使用TCP方式進行數據傳輸時不需要進行兀余糾錯或FEC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