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上網本的熱銷讓“破壞性創新”的說法風靡當下,任何想要打破自身領域內技術軌跡的新模式都不約而同地帶上了“破壞性創新”這頂帽子。5月21日,263網絡通信醞釀了一年多的統一通信管理平臺--263EM終于浮出了水面,這款具有管理功能、面向中小企業的新平臺則被263總裁蘆兵稱為新型的破壞性創新。
最早提出破壞性創新理論的是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他將創新分為兩種,一種是維持性創新,指的是沿著現有主導廠商的技術進步軌跡,向市場提供更高性能和品質的產品,使得原有廠商的競爭優勢更加突出;另一種則是破壞性創新,它通常發端于低端市場或新市場,通過引入與現有產品相比尚不夠好的產品和服務,破壞并重新定義市場的發展軌跡。
“模式的改變有時候是顛覆性的,諸如思科、IBM等企業IM運營商,大都是個人業務模式,很少談及統一管理;而我們做的是企業運營模式,是對統一通信的管理。這種模式的再造就是一種破壞性創新。”蘆兵表示。
還原統一通信
最早提出統一通信構想的是老牌互聯網設備供應商思科,在其眼中,統一通信就是把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合一體,讓人們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設備、任何網絡,獲得數據、圖像和聲音的自由通信。但那個時侯互聯網的發展遠沒有現在這么迅速,人們對于通信的統一大多呈觀望態度。直到2006年,微軟和北電合力進軍通信解決方案市場,IBM加大對企業內部協同、郵件、應用的全面整合,統一通信的輪廓才逐漸豐滿起來。
雖然都是“統一通信”,但各國際巨頭在布局這一市場方面各有側重。思科的強項在于硬件,其核心競爭力基于設備底層模塊化交換,這種模塊可以與不同的終端和應用軟件集成;微軟、IBM以致后來的Avaya都更傾向于提供軟件方面的解決方案;更有愛立信、西門子、北電、華為等傳統設備廠商紛紛與軟件提供商結盟,共同提供統一的解決方案。不論實現的方式如何,統一通信系統的目的出奇的一致:將語音、傳真、電子郵件、移動短消息、多媒體和數據等所有信息類型合為一體,從而為人們帶來選擇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
這種看起來很美的通信解決方案在國外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效,但在中國卻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本來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的統一通信在中國反而令人望而卻步,高額的部署成本和隨之而來的維護成本成為了中國諸多中小企業牽手統一通信的攔路虎,乃至于中國大量中小企業對投資統一通信難有信心。
現在,這種情況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關注中小企業的需求,Avaya 就提供了Avaya IP Office通信系統,以適合中小型企業的價格幫助中小企業將其通信與業務流程相集成,并通過最適合的媒體,確保信息能快速傳送至接收人。從概念的炒作到實實在在提供應用服務,統一通信正在向著以人為本的應用層面的融合與協同邁進,而這也是統一通信的初衷。
新模式探路
3G建設、三網合一使得統一通信再次火熱了起來。在分秒必爭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產品和服務的較量轉化為效率的比拼,移動辦公和即時聯絡已成為大勢所趨,統一通信所帶來的效率提升效果已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
通過跟蹤調研,263發現大量的中小企業已經擁有企業郵箱、IP電話,即時通訊工具、等多種通信手段以及財務和銷售管理軟件等內部管理系統,不同工具的賬號密碼往往各異,企業通信錄延緩更新或者職工忘記密碼的事情時有發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企業辦事效率。相比大企業,中小企業更需要把多種通信手段有效的管理起來,整合在日常的業務中。這是一種多元化的通信應用,而非單一設備和標準軟件所能承載的。“263的統一通信不同于以往的統一通信”,蘆兵對記者說,“我們更加關注通過對通信的管理來提升企業的效率,是通信因管理而統一,這是由263長期聚焦于中小企業市場并準確把握客戶需求決定的”。對中小企業而言,統一管理需求的滿足是市場翹動的核心,即通過實現“通信的統一管理”邁向“統一通信”,國內中小企業需要的正是如263EM這樣的基于“通信管理”機制的統一通信平臺與服務。
此外,263深知在技術和設備領域,自己很難和國際企業抗衡,但是在運營領域,其具有外來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對中小企業通信需求的深刻把握。據悉,263EM將繼續用外包服務的運營模式而不是軟件銷售模式來滿足企業通信需求的業務理念,企業無需進行軟硬件部署,便可享用和獲得通信服務,這樣基于平臺的通信應用有效地融合起來。
業內人士分析,263EM翻開了統一通信的新篇章。它打破了統一通信原有的IT思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外包式的運營思維,試圖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對通信的管理問題。對中小企業而言,滿足統一管理的需求是撬動市場的核心,需要的正是如263EM這樣的基于“通信管理”機制的統一通信平臺與服務。
“我們提供的并非一套完整的通訊工具的解決方案,而是把各種各樣的通信產品納入到我們平臺當中進行統一管理,通過對平臺的運營而實現中小企業統一通信”。263的統一通信不同于以往的統一通信,總裁蘆兵向記者表示。
而之所以是263率先走出這一步,也是環境使然。3G時代,電信運營商會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務進行差異化競爭來滿足市場需求,運營商的通信增值服務勢必會擠占263的生存空間,因此,263必須繞開運營商所看中的大眾市場,找到一條面向小眾的細分市場,而中小企業的統一通信市場剛好是運營商十分重視又無暇顧及的,263的切入相當于替通信運營商補齊了市場短板。
統一還有多遠?
“不僅僅是263提供的產品,用戶需要的其他產品也能夠直接納入263EM平臺,或者在這個平臺上自由選擇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另外,這個平臺還可以對接別人做好的平臺,比如企業的400電話”,蘆兵向記者描述新平臺的性能和作用,“這聽起來有點像SaaS模式, SaaS模式像一個軟件超市,主要提供軟件產品,而我們提供的更多的是服務,比如說對軟件使用權限的管理”。
平臺方案就是有這樣的好處,企業員工可以任意選擇需要的軟件和服務,高管還可以通過管理服務對員工的工作狀況進行監管。但當問及EM平臺在企業之間的作用時,263副總裁李銳表示,那是263EM平臺下一步計劃,目前主要面對的,還是企業內部的溝通問題。如果中國數十萬的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的有效互通還不能很好的解決,統一通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廣大的企業郵箱客戶給了263EM充足的底氣,“EM是一個客戶端產品,它可以依附于手機或者PC等智能終端上使其實現統一通信,目前我們的企業郵箱客戶可以免費使用,而且我們正在考慮讓EM和QQ、MSN等即時通信工具的互聯互通,”李銳說,“但最難的并非技術問題,而是培養中小企業用戶對通信的管理意識和使用習慣,我們為此的投入也是千萬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