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在過程控制中,按偏差的比例(P)、積分(I)和微分(D)進行控制的PID控制器(也稱PID調節器)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自動控制器。
它具有原理簡單、易于實現、適用面廣、控制參數相互獨立、參數選定比較簡單、調整方便等優點;而且在理論上可以證明,對于過程控制的典型對象——“一階滯后+純滯后”與“二階滯后+純滯后”的控制對象,PID控制器是一種最優控制。
PID調節規律是連續系統動態品質校正的一種有效方法,它的參數整定方式簡便,結構改變靈活(如可為PI調節、PD調節等)。長期以來,PID控制器被廣大科技人員及現場操作人員所采用,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PID控制器就是根據系統的誤差,利用比例、積分、微分計算出控制量來進行控制。
當被控對象的結構和參數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確的數學模型,或控制理論的其他技術難以采用時,系統控制器的結構和參數必須依靠經驗和現場調試來確定,這時應用PID控制技術最為方便。即當人們不完全了解一個系統和被控對象,或不能通過有效的測量手段來獲得系統參數時,最適合采用PID控制技術。
(1)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種最簡單、最常用的控制方式,如放大器、減速器和彈簧等。
比例控制器能立即成比例地響應輸入的變化量。但僅有比例控制時,系統輸出存在穩態誤差(Steady-state Error)。P就是比例,就是輸入偏差乘以一個系數;成比例地反映系統的偏差信號,偏差一旦產生,控制器立即產生控制作用,以減少偏差。響應速度快,有利于系統穩定。
(2)積分(I)控制
在積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量是輸入量對時間的積累。對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如果在進入穩態后存在穩態誤差,則稱這個控制系統是有穩態誤差的或簡稱有差系統(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為了消除穩態誤差,在控制器中必須引入“積分項”。積分項對誤差的運算取決于時間的積分,隨著時間的增加,積分項會增大。所以即便誤差很小,積分項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動控制器的輸出增大,使穩態誤差進一步減小,直到等于零。因此,采用比例+積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統在進入穩態后無穩態誤差。其作用就是對輸入偏差進行積分運算;主要是消除偏差、提高系統的準確性。
(3)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輸出與輸入誤差信號的微分(即誤差的變化率)成正比關系。
自動控制系統在克服誤差的調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振蕩甚至失穩。其原因是存在有較大的慣性組件(環節)或有滯后(delay)組件,具有抑制誤差的作用,其變化總是落后于誤差的變化。解決的辦法是使抑制誤差的作用的變化“超前”,即在誤差接近零時,抑制誤差的作用就應該是零。
這就是說,在控制器中僅引入“比例”項往往是不夠的,比例項的作用僅是放大誤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項”,它能預測誤差變化的趨勢,這樣,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夠提前使抑制誤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為負值,從而避免被控量的嚴重超調。
所以對有較大慣性或滯后的被控對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統在調節過程中的動態特性。微分項對輸入偏差進行微分運算;能反映系統偏差信號的變化趨勢,在偏差信號變化太大之前,在系統中引入一個有效的早期修正信號,從而加快系統的動作速度,減少調節時間,提高系統的快速性。
(4)閉環控制系統特點
控制系統一般包括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開環控制系統(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對控制器(controller)的輸出沒有影響,在這種控制系統中,不依賴將被控制量返送回來以形成任何閉環回路。閉環控制系統(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點是系統被控對象的輸出(被控制量)會返送回來影響控制器的輸出,形成一個或多個閉環。
閉環控制系統有正反饋和負反饋,若反饋信號與系統給定值信號相反,則稱為負反饋(Negative Feedback);若極性相同,則稱為正反饋。一般閉環控制系統均采用負反饋,又稱負反饋控制系統。可見,閉環控制系統性能遠優于開環控制系統。
(5)PID控制器的主要優點
PID控制器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控制器,它具有以下優點。
①PID算法蘊涵了動態控制過程中過去、現在、將來的主要信息,而且其配置幾乎最優。
其中,比例(P)代表了當前的信息,起糾正偏差的作用,使過程反應迅速。微分(D)在信號變化時有超前控制作用,代表將來的信息。在過程開始時強迫過程進行,過程結束時減小超調,克服振蕩,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加快系統的過渡過程。積分(I)代表了過去積累的信息,它能消除靜差,改善系統的靜態特性。此三種作用配合得當,可使動態過程快速、平穩、準確,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PID控制適應性好,有較強的魯棒性,對各種工業應用場合,都可在不同的程度上應用。
特別適于“一階慣性環節+純滯后”和“二階慣性環節+純滯后”的過程控制對象。
③PID算法簡單明了,各個控制參數較為獨立,參數的選定較為簡單,形成了完整的設計和參數調整方法,很容易為工程技術人員所掌握。
④PID控制根據不同的要求,針對自身的缺陷進行了不少改進,形成了一系列改進的PID算法。
例如,為了克服微分帶來的高頻干擾的濾波PID控制,為克服大偏差時出現飽和超調的PID積分分離控制,為補償控制對象非線性因素的可變增益PID控制等。這些改進算法在一些應用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當今智能控制理論的發展,又形成了許多智能PID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