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1. 硅谷“夜校”,創意的搖籃,工作的加油站
因為維也納的音樂之美,有人比喻“雨絲都是飛揚著的樂符” ,同樣,形容“硅谷的空氣中飄著創新的靈感和生存的壓力”其實也并不為過。
在硅谷,各種網站都不時發布各種研討會或學術交流的“Session”公告,可能考慮白天大都忙于工作,所以一般都在晚上舉行,大家戲稱為“夜校”。“入校”手續非常簡單,只要網上注冊即可免費參加。不過因為美研晚上經常和國內開會,為此錯失了不少機會,著實可惜。有些Session比較正式,有固定的議題,比如搜索技術等,有主題發言、會后的問卷調查,這種往往是由大公司贊助。另外一些形式上就顯得很隨意,比如開源社區階段性產品的發布會、一些技術難題的交流會,如果來的人太多,大家就席地而坐,臺上臺下嘮家常式的互動,氣氛雖然放松,但交流的內容卻是貨真價實。因為參加者大都有很深的技術背景,所以如果發現和你同樣盤腿靠在墻角的“鄰坐”就是網上曾看到的某傳奇人物,也不要有什么驚奇。
因為IT行業的瞬息萬變,即使是那些商業上相互競爭的大公司,在技術上也有抱團取暖的“開放交流”。比如筆者參加的一次會議就是由來自某巨頭公司的資深工程師主持,主題是講解他們為何放棄某熱門技術的產品化,講解內容不僅涵蓋了對該技術優缺點的深入分析,而且也包括該公司下一步的技術研發方向。臺下聽眾也是積極響應,有認可的、有反對的,讓人感覺好像置身于公司內的技術務虛會。其實,在不泄密核心機密的前提下,在硅谷“設壇講經”,是IT公司提升自身透明度、展示自信心的一種方法,更是讓這些公司和硅谷大環境保持氣血相通的重要途徑,相信這也是各公司熱衷贊助、甚至經常主導此類夜校Session的主要原因。
除了夜校中的開放氣氛,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與會者的年齡。原來想象硅谷都是年輕人的天下、每個人都懷揣著35歲退休的夢想,但實際上相當多的一線研發工程師都是已步入中年甚至白發蒼蒼,因為對工作的熱愛或生活的需要,依然每天早出晚歸的和年輕人一起鏖戰在硅谷。夜校的很多學生、甚至技術主講者也都是鬢染白霜的老者,按照中國的傳統觀點,這本應該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齡,但他們卻依然執著在0和1的世界中:臺下的人求知若渴,臺上的人口若懸河,謙遜的言辭后是最新的技術創意、最強的搜索算法、最新的商業模式。IT技術的更新換代非常頻繁,即便是年輕人也是眼花繚亂,而這些專家卻能一直走在技術、創新的最前沿,看似輕松的表達后應該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付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硅谷精神,此刻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真實體現。
2. 在家辦公,苦樂參半的第二戰場
為讓員工最大限度的發揮潛力和創意,硅谷IT企業的工作氣氛相對輕松,部分企業允許甚至提倡在家辦公。不過真正規模操作的同行并不多,和我以前想象的有很大區別,估計主要原因還是IT研發交付需要團隊的緊密協作,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還是必不可少。
和一位在硅谷工作了將近20年、業界已經小有名氣的本地同事交流,他對在家辦公卻有著另外解讀:看似悠閑,但背后可能是無奈的隱性加班。“在中國,晚上加班大多在公司內進行,而在硅谷,更多的是在家里 ”。按照美國企業文化,如果某員工所負責的任務不能在上班時間完成,往往會被認為是能力欠缺。 IT產品的交付進度、質量壓力卻又非常大,比如在他曾就職的行業龍頭M公司,在版本交付階段,每天晚上各產品都要進行敏捷自動化驗證,如果哪個模塊一旦出了影響產品進度的BUG,按照美國企業“對事又對人”的傳統,相應的編程人員很快就成了新聞人物,“不僅要在家連夜聯線修復BUG,而且幾個月都灰頭土臉的抬不起頭來,壓力那是相當的大”。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明星”,又不想在公司加班被別人看作“能力欠佳”,尤其那些自尊心很強的華裔工程師,即使是有多年編程經驗的高手,有時也要花費些額外時間來確保質量,而晚上在家辦公就成了無奈選擇。
提到在家辦公,信息安全問題就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該同事介紹,為方便調測, M 公司每位研發人員的辦公便攜上都保存著產品的所有源碼。當我條件反射般問起泄密風險時,他第一反應就是:“誰敢那么做?!” M公司之所以能如此操作 ,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是所有計算機有全面的內置監控系統,任何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在案;其二是一旦有人在這方面違規,那他在整個IT圈子幾乎沒有再做下去的可能,聲譽是美國IT人能找到工作的前提;其三是美國法律對知識產權違規案件的嚴厲判罰。他多年前一位同事曾創建了一個比較成功的Startup公司,但后來被原公司控告盜用了智力資產,訴訟持續了幾年后他的同事最終敗訴,結果不僅需要傾家蕩產去賠償原公司,而且本人至今仍在監獄服刑。 這不禁讓我想起另外一名善良的本地同事,每逢知道有人從國內過來,他都要像“祥林嫂”一樣叮嚀幾句: “千萬不要帶盜版光碟”,其原因也是一個被廣為流傳的案例:某人攜帶了一批盜版光碟回美,結果被舊金山海關查處,“我也不知道被罰了多少錢,反正他把自己在灣區的房子賣了……”。 正是這種對法律的敬畏,才讓“每個人擁有產品所有代碼”的開發模式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