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據2022年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線醫療用戶達2.98億人,占整體網民的28.9%;自2020年該報告首次發布在線醫療用戶數據以來,此次用戶規模創下新高。
近兩年來在線醫療用戶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用戶規模的增長見證了互聯網醫療的快速發展,也成就了兩股主要服務力量。
當前,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兩大主力包括:企業主導建設運營互聯網平臺,吸引來自不同醫院的醫生入駐,為用戶服務(以下簡稱“第三方平臺”);二是由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主導建設運營,主要運用本院醫生、為本院患者提供咨詢復診及相關服務(以下簡稱“公立互聯網醫院”),當然,部分公立醫院的技術或運營工作仍有企業參與。
疫情拉快了互聯網醫療的進度條,更推動了公立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與升級。據動脈網蛋殼研究院統計,目前公立互聯網醫院在全國互聯網醫院中約占70%,數量上已占據絕對優勢;以大三甲為代表的公立互聯網醫院運營也開始漸入佳境。
公立醫院掌握著醫生、設備、場所等核心的醫療服務要素,有著完善的線下服務能力,成為線上服務的重要支撐。隨著公立互聯網醫院成長,第三方平臺的生存空間是否會被擠壓?二者的關系一定是“此消彼長”嗎?雙方合作路徑在哪里?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占比70%,
公立互聯網醫院呈現三大特征
公立互聯網醫院自2020年進入暴發期以來,至今仍未停止。
互聯網醫院在2018年以前以企業探索為主,公立醫院參與較少。不過,自2018年開始逐步進入醫院主導占多數的階段,尤其是自疫情以來,二者之間的占比差距更大。動脈網蛋殼研究院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的互聯網醫院信息顯示,公立互聯網醫院已占互聯網醫院整體的70%。
同時,與2020年疫情時期以技術平臺建設為主相比,公立互聯網醫院再次升級,服務類型日漸豐富、服務量逐漸增長,目前已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發揮了重要價值。動脈網此前在《互聯網醫院成標配,公立醫院的十大線上診療流量密碼》中已經梳理了一批亮眼的運營數據和經驗。
整體上看,現階段的公立互聯網醫院呈現出以下特征:
首先,能更好地為患者解決報銷問題。
這主要體現在醫保支付接入方面。
公立互聯網醫院整體上是將部分線下患者遷移至線上,醫保費用本質上也是左手挪到右手。作為本就是醫保定點的公立醫院來說,其互聯網診療服務無論是簽訂補充協議,還是打通相應的接口,都有著更暢通的渠道。在疫情緊急期間,北京、上海等地部分醫院甚至在互聯網醫院上線的同時,醫保支付同步上線。
據動脈網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醫院主導的互聯網醫院中,已有53%可實現醫保支付。醫保成為公立互聯網醫院吸引患者的一大優勢。未來,隨著公立互聯網醫院醫保覆蓋病種、脫卡支付范圍擴大,這項優勢更為明顯。
其次,基于單體醫院的就診閉環形成,可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有效銜接。
公立互聯網醫院有完善的線下服務作為支撐,包括檢驗檢查、治療、住院等,這些項目的優勢已經體現到了線上服務中。
例如,線上自助開具檢驗檢查單已成為公立互聯網醫院服務量較高的項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2021年線上服務患者超百萬人次,自助開單量就達56.7萬人次。2021年,湖南省兒童醫院線上復診量為1.1萬人次,自助診前化驗就達到17.6萬次。患者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就診,醫生都可調取這些檢驗檢查的報告。
在各類服務項目基礎上,公立醫院能夠形成單體醫院的線上線下就診閉環。在閉環內,線上咨詢復診、線下檢驗檢查、線下面診或治療等環節連接起來;且這些環節同屬醫院體系,能最大化實現數據互通,為患者帶來無縫銜接的就診體驗,既減少患者到院次數,又能基于全面、真實且方便獲取的數據實現充分的醫患溝通。
最后,以大三甲為代表的公立互聯網醫院標桿出現。
除了廣東省網絡醫院、浙一互聯網醫院、山東省立三院等較早的醫院之外,公立醫院在互聯網醫療新政推動、疫情催化下,又出現了一批標桿,例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