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2015年,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開業,當時很多人一聽“互聯網醫院”多有嘲笑之意,如今已經成為新行業的裂變。這中間有很多辛酸,也有很多成功的喜悅。
如今,烏鎮互聯網醫院不僅實現了醫療資源和平臺用戶的規模化連接,累計服務人次達到8億多量級,也成功拓展了B端業務,其定位是專科專病先進診療技術集成平臺,也是微醫面向醫院提供的示范基地、技術基地和教學基地。目前已合作了1200多家縣域醫院,構建基層醫療新生態。
那么烏鎮互聯網醫院是如何做的?動脈網在5月15日舉辦的2019基層醫療峰會的互聯網醫院前沿論壇上,采訪了烏鎮互聯網醫院執行院長楊建純。
烏鎮互聯網醫院執行院長楊建純
幫扶縣域醫院的四大板塊
楊建純介紹,2013年,他去走訪過一些縣域醫院,院內醫療設備也不錯,產科手術每年也有800-1000例。但4年過后,隨著城鎮化的建設,越來越多人涌入大城市,選擇到三甲醫院生孩子,因此這類縣域醫院產科也形同虛設了。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楊建純運用烏鎮互聯網醫院平臺,一端連接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和醫生集團,另一端連接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線上和線下的雙通道連接,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幫扶縣域醫院。
幫扶縣域醫院的合作內容基本上包含四個模塊,第一是幫助縣域醫院建立起整個縣鄉村一體化服務網絡。通過醫聯體系統搭建,提供配套設備和專家資源,實時指導和幫扶村衛生室醫生或鄉鎮衛生院的醫生。
第二是提供診療技術的服務。主要是針對醫院比較弱的科室,建立學科體系。上級醫院的醫生帶教下級醫院醫生,通過駐點帶教、遠程授課、在線指導等多種方式提高基層醫生水平,并運用手術模擬VR系統,訓練手術步驟及操作規范。還可以通過設在基層醫院的遠程會診平臺,由基層醫生發起會診請求,對患者進行多學科專家會診和診療方案指導,讓患者在基層享受大醫院的醫療服務。
專家方面,烏鎮互聯網醫院擁有28萬名醫生、7500多組專家團隊、并成立了由12個院士領銜的專科會診中心,自建7大專科醫生集團。充分挖掘和發揮這些優質醫療資源優勢,把他們的專業技術形成產品,推動醫聯體系統跟全國各地醫院形成合作關系。所有的數據,都通過云HIS形成核心載體,將時間、價值最大化。
第三是建立標準化專科。從系統、部位、手術方式、手術風險分級、基本術式、入路、基本步驟、必要設備及耗材、人員配置、耗時預估等等維度進行整理,輸出標準化診療方案,作為基層醫務人員的操作指南。目前已涵蓋眼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婦科、消化內科(含肝病)等在內的46個病種。
第四是AI技術應用。烏鎮互聯網醫院把平臺的數據優化研制AI系統,并驅動專科專病診療標準化,提升基層醫院診療能力互聯網醫院業務模式,落實分級診療,90%病人不出縣。內蒙古一家縣級醫院,原本眼科診療能力不足,與烏鎮互聯網醫院合作3個月后,眼科手術量每月已經超過100臺,而這家醫院并沒有更新醫療設備。
如何幫助縣級醫院做好學科建設?
以江西省湘東區中醫院為例,院方希望,通過合作,骨干醫生能夠獨立處理一些風險相對較少的急危重患者。
雙方簽訂了明確的合作目標,對不同層次醫生分別達到的手術級別做了明確規定。針對3個方向的專科建設需求,烏鎮互聯網醫院分別派駐3位專家。這些專家在相對集中的時間段內來到醫院查房,參與術前討論、指導手術和術后的用藥、康復指導。
除了幫帶技術,派駐醫生還會教當地醫生如何在互聯網時代下維護患者社群,運用互聯網工具,建立醫生個人品牌。
楊建純表示,面對縣級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提供的專科發展解決方案是“1+X”模式,1是互聯網醫院,X是學科,醫院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單學科或者多學科和互聯網醫院的搭配,從而進行線上線下的平臺化整合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