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很久以來我都把互聯網醫院處方和院內處方流轉二者混為一談,實際完全是兩種模式。
簡單理解,院內處方外流是做的線下的生意,不區分初診、復診。這種生意一直存在,沒有上線的動力,或者不能上線。
互聯網醫院處方是做的復診、線上的生意,是就診流程的重構。
一個處于信息化階段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嚴禁首診,一個是數字化階段。
院內處方流轉也分兩種情況:
1:院內有藥 用戶自己攜帶處方到院外購藥。
2:院內沒藥 院內沒藥也分兩種情況
① 國談 雙通道藥品 :國家允許,醫院同意,醫保支持,還有專屬的流轉系統的藥品。這種藥品外流動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大家猜一猜?藥品的流向無法固定,用戶自己選擇藥房的話和醫生產生不了關聯,醫生沒有處方的動力。
第一種方法:需要藥企改變原有的營銷模式以及績效方法。任何談數字化轉型卻不改變組織架構和績效規則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還有一種方法是:處方的反向統計,這個是雙通道系統商的機會,用戶購買的狀態通過工具傳給醫生,醫生很清晰了解到自己處方的流向。當然這是違規的,但是你可以改變一種運營手段或者運營說法,這個不能再講下去了。
②除雙通道外其他藥品:新特藥品、無法進院的藥品。這種藥品不能上線,但是可以偷著賣,怎么賣,做醫藥代表的都很清楚。
互聯網醫院處方根據建設主體的不同分多種情況:
1、醫院主導建設
①線下流程線上化:醫生排班、定價由醫院主導,用戶根據預約的時間段進行咨詢,和線下排隊就診一樣,我實在想不出這么做除了有利于監管以外,對于醫生和患者毫無吸引力。
②線上作為線上的補充:醫生自由排班、定價在指導范圍內更靈活,也可以申請備案價格。線上產品也比線下更多樣,可以設置服務包,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多勞多得。
更開放的醫院,智慧醫院與互聯網醫院結合,用戶線上預約掛號、醫生線上接診判斷是否需要面診、不需要則在線開具檢驗檢查、用戶線下檢查、檢查結果上傳、醫生在線開方、藥品配送到家。如果放心,你看病全流程都沒有面對過醫生。
2、企業主導建設
① 僵尸互聯網醫院
②醫藥電商、o2o平臺 補方互聯網醫院,淪為后補方的線上醫院,頂著監管壓力,賺個辛苦錢。
③資源型流通渠道 無論是政府資源或者醫保資源,這種不可復制優勢,讓其成為政府認可的渠道和醫保支付的指定平臺,這個錢不是誰都能賺的,不具備互聯網屬性。
3、政府主導建設
①匯聚多家互聯網醫院的統一入口
②處方流轉平臺
這個類型的我接觸不多,不能做評論。
可能是畢業后一直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工作有關,很多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接觸實體后才發現壁壘重重。
互聯網醫院本認為是為了打破時間、空間、收費、藥品等等線下實體不能解決的問題而生的。理想狀態下應該是醫院不要去限制醫生的排班、收費、藥品使用,線上是作為線下的補充存在的,事實上這真的只是理想了。
院內處方外流實際是一種DTP業務,有沒有互聯網醫院都一直在外流,藥店看到的是紙質的處方可能更容易去走合規流程發貨。處方的產生是醫生與患者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而產生的,還不區分首診或者復診。醫保可以通過雙通道藥房控制,從院內直接獲取處方,這個運營流程是和互聯網醫院完全不同的。
互聯網醫院的處方會去往何處?衛健委這種診療行為管理方一直與醫保局這種支付方做博弈。
醫??隙ㄏ胛腋顿M,我要統一所有數據,把控所有入口,控制所有流向。
醫院想的是怎么最大化的去用掉醫保的錢。
隨著DRG的推進,雙方在融合與競爭中達到某種平衡。而我們互聯網企業,需要靜靜等待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嚴禁首診,等待信息化企業完成基礎改造,等待醫生上線、檢驗上線、醫保上線,等待診療流程上線,等待產業數字化轉型真的初見成效,等待商保深入人心,等待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