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截至目前,全國互聯網醫院已超1600家,僅2021年上半年,新增互聯網醫院超500家,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互聯網醫生的職業存在感也開始明顯提升,并不斷受到關注與認同。
今天是第四個“中國醫師節”。京東健康與行業媒體聯合發布了《2021互聯網醫生診療行為及幸福感報告》(下稱《報告》),通過對互聯網醫生科室分布、線上執業時長、幸福感水平等多維度的分析,揭示了互聯網醫生的職業特征和發展趨勢。
《報告》顯示,當前互聯網醫療已覆蓋幾乎所有的臨床及醫技科室,近六成的醫生具備3~10年臨床經驗,互聯網醫療的覆蓋范圍與服務質量均在不斷提高。
當前,在國家政策和疫情期間民眾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推動下,互聯網醫療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各類醫院醫生和患者的參與人次均實現大幅增長。以實體醫療機構建設互聯網醫院為例,截至2020年底,互聯網醫院平均參與科室數31.5個,同比增長121.0%;線上執業醫生總數平均為320位,同比增長177.9%;線上診療人次全年平均2.0萬人次,同比增長150.5%。
互聯網醫療生態持續完善中而從科室分布請來看,互聯網醫生所在科室主要集中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幾類科室。此外,醫學影像科、中醫學科、腫瘤科等科室也已經出現了互聯網醫院之中。目前,互聯網醫療幾乎覆蓋所有能覆蓋的臨床及醫技科室。互聯網醫療的生態正在持續完善之中。
臨床工作時間在3~10 年間的醫生占比近6 成。根據本課題定量調查數據顯示,互聯網醫生,臨床工作時間在3~5 年的占比33.6%,臨床工作時間在5~10 年的占比25.3%,也即互聯網醫生臨床工作時間通常在3~10 年,互聯網醫生在臨床上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在互聯網醫院蓬勃發展的同時,互聯網醫生的從業人數和從業人員結構也在不斷優化。根據《報告》的調查,在互聯網醫院的醫生中,男性占比超過六成,主治醫師占比近四成,副主任和主任醫師合計占比43.5%。在從業年限上,互聯網醫生臨床工作時間在3~5年的占比36.0%,臨床工作時間在5~10年的占比35.6%,即互聯網醫生臨床工作時間通常在3~10年,這與醫生晉升和職稱一致。更為合理的從業人員結構,也使得互聯網醫生能更快、更有效地處理患者的線上問診需求。
通過線上執業,醫生也能夠獲取部分陽光收入,從而大幅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報告》顯示,互聯網醫生線上執業陽光收入通常在3000元~8000元/月。其中,陽光收入在3000元~5000元之間的占比31.1%,陽光收入在5000元~8000元之間的占比28.1%,也即近六成的醫生,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線上執業,可以獲取3000元~8000元/月不等的陽光收入。
關于醫生的線上執業訴求,“更好地管理患者和擴大服務半徑”是醫生選擇線上執業最核心的訴求。從本項目調研結果來看,“更好地管理患者”、“擴大服務半徑”兩個訴求的提及率分別是61.9% 和60.0%,是醫生選擇線上執業最核心的訴求。此外,塑造醫生個人品牌、提高醫生工作效率、獲取精準患者資源等也是醫生線上執業的主要訴求。
同時,也有眾多醫生對互聯網執業存在懷疑和顧慮。“擔心占用太多時間,進而增加工作負擔”是目前醫生尚未線上執業最普遍的原因。從本項目調研結果來看,部分醫生尚未選擇線上執業,有超過1/2 的醫生是因為“擔心占用太多時間,進而增加工作負擔”。此外,所在科室業務不適合、配套跟不上、不符合互聯網醫生線上執業的資格要求等因素也是醫生尚未線上執業的重要原因。
關于醫生的線上執業時間問題,《報告》統計了醫生每周線上執業時長。通常,醫生花在線上執業的時長約為3~10 小時/ 周。從本項目調研結果來看,每周花費3~5 小時進行線上執業的醫生占比37.4%,5~10 小時進行線上執業的醫生占比31.4%,每周線上執業花費時長超過10 小時的僅占15.1%。總體來看,考慮到醫生日常在實體醫療機構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大部分醫生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開展線上診療業務,用于線上問診的時間花費相對有限。未來,要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醫生線上執業時間安排和時長管理都應該更科學、更合理的設計,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醫生價值最大化。
關于醫生線上接診服務的患者量。醫生每周線上接診患者量普遍在10~30 人之間。從本項目調研結果來看,醫生利用碎片化時間線上接診互聯網醫院診療行為,每周線上接診患者數量在10~20 人的占比30.0%,每周線上接診患者數量在20~30 人的占比第二章醫生線上執業行為及評價2921.6%,也即超1/2 的醫生每周線上接診患者量普遍在10~30 人之間,這與醫生每周線上執業的時長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