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過去患者求醫難的煩惱有望被解決。患者初次看門診時可使用身份證建立個人綜合檔案;再次求醫時,醫生可以僅憑身份證號查詢患者既往的所有就診記錄;患者不僅可以遠程線上問診,還可以通過APP查詢檢查結果,住院患者一鍵就可查到住院治療方案、用藥情況及住院各項費用等。這些場景都已經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成為現實。
圖為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遠程醫學中心主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趙杰
鄭大一附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省部共建醫院,是具有較強救治能力、較高科研水平和國際交流能力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近日,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遠程醫學中心主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杰接受新華網專訪,詳解鄭大一附院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探索和亮點。
醫療行業數字化和數字化醫院建設是大勢所趨
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公立醫院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資源配置從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趙杰認為,意見中提出的三大轉變要依靠數字化的手段來實現,醫療行業數字化和數字化醫院建設都是必然趨勢。數字化醫院建設要緊密結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立體化、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數字化醫院依托數字化平臺的云-網-邊-端全面協同,圍繞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醫療開展應用,實現全域醫療協同,持續優化業務平臺,從而提升醫療決策和執行效率,打造開放共享、智能高效的醫療新生態。
在院前,患者可通過數字化技術完成智能預約掛號和分診;在院中,借助5G技術和云技術,為患者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智慧醫療服務,覆蓋初診、檢查、診斷、藥品配送、手術、住院和康復等全診療流程,讓患者隨時隨地獲得高效的醫療服務;在院后,智慧醫療區域信息平臺依靠各級醫療機構間的信息共享,跨機構集成個人健康、電子病歷、保險支付及其他行為數據,為每個患者建立一份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利用精準診療、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智慧圍產、智慧成長、智慧關懷、智慧健康和智慧養老等一系列醫療健康服務,確保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連續性,實現各階段醫療服務的無縫銜接。同時,通過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醫院績效管理、醫院后勤管理和醫院安全管理等智慧管理應用,促進醫院的高效發展。
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助力鄭大一附院數字化轉型
據了解,鄭大一附院包括河醫院區、鄭東院區、北院區、南院區4個院區,年均門診量780萬人次,出院病人 68 萬人次,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鄭大一附院深度應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承載日常超大業務量的并發運行,建設智慧醫院。
鄭大一附院通過建設大數據處理平臺,全面采集院內數據、遠程醫療數據、基因組學等醫療數據,通過對多模態醫療大數據的清洗、融合、共享交互等數據處理,實現專病數據的結構化和標準化,不僅能對院內提供服務,還能對其他醫療機構、社區及區衛平臺提供幫助,實現醫療資源的有效下沉。在5G專網建設方面,鄭大一附院國家遠程醫療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5G醫療試驗網建設,搭建具備臨床應用條件的5G-SA智慧醫療專網,依托前期建設的遠程醫療專網體系和5G醫療專網,實現全省鄉級以上區域的全面覆蓋,賦能省、市、縣、鄉、村的全場景醫療業務,從院內、院間、院外三級聯動讓醫療業務不受地域、時間、空間的限制,有效實現了醫療業務的協同和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