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電話
135-3656-7657
售前電話 : 135-3656-7657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咨詢熱線:135-3656-7657 400-6333-661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快速發展,讓“互聯網+醫療”在一些地方已具雛形,不僅積累起不少經驗,也為人民群眾帶來了便利服務。
比如,湖北武漢推出打通互聯網醫院和零售終端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參保人員可享受線上問診、線上購藥、醫保支付、配送到家等一站式服務;山東建立醫保大健康平臺,為入駐平臺的互聯網醫院開通醫保在線支付,醫保信息可即時核驗;新疆利用互聯網醫院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患者可接受江蘇醫療專家的“零距離問診”和遠程檢查。
可見,“互聯網+醫療”的快速發展,緊密連接起專科醫生、家庭醫生和患者,實現了更有針對性的、連續的個性化跟蹤管理健康服務,正助推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在神州大地遍地開花,國家衛健委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國已有1600余家互聯網醫院,超過7700家二級以上醫院提供線上服務,遠程醫療服務縣、區、市覆蓋率達到90%以上。今天,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在線復診等的廣泛應用,讓優質醫療資源變得觸手可及。“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院系統,正助力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進一步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更為偏遠地區患者帶來了更多便利。
但是,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顧建文表示,據估計,截至2022年3月,全國已建成的互聯網醫院已超過1700家,但9成以上的互聯網醫院處于建而不用或淺嘗輒止的“僵尸狀態”。如海南省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海南省59家互聯網醫院還有8家在線診療與電子處方數量均為0。
顧建文還表示,目前大部分醫院之間的數據信息不能共享,包括患者生命體征信息、影像檢驗報告、互聯網診療記錄、藥品使用等基礎數據在醫院系統中好比一個個“數據孤島”,難以形成互聯互通的合力,對此,全國政協委員顧建文針對于存在“僵尸狀態”、“數據孤島”這種狀況的的互聯網醫院給出5大建議:
1.建立共享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將地區人口數據、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及電子病歷實名數據資源深度融合起來,并構建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保障、綜合管理等數據標準體系。另外該平臺還可以依據患者的就醫數據,對重點傳染病進行動態監測,實時監控慢性病及危害因素,預測潛在慢性病人群。
2.建立規范的管理和使用制度,進行分層管理,同時建立完備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做到數據管理和使用可追蹤、可溯源,防止數據泄露。
3.推進醫生多點執業,助力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推進分級診療與醫聯體建設。
4.幫助醫生拓展線上醫療服務,提升個人品牌。
5.協助醫生高效管理患者,精準采集有效數據,便于助力開展醫學科研活動。
互聯網醫院或成為醫療領域的“重頭戲”
去年10月央視的一檔節目,直指國內超九成互聯網醫院處于閑置狀態。某些醫院“為了建立而建立”,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卡點,比如數據未打通,無法醫保支付,問診后無法繼續其后的檢驗檢測、處方流轉等環節。一些互聯網醫院徒有形式,無法真正切入醫療的實質環節。
雖然互聯網醫院的前景很廣闊,但是這個前景食欲與挑戰的同在的。目前,互聯網醫院有大量的“閑置”、“徒有其名”,還有一些問題在等待解決,既然這樣,為什么互聯網醫院還會成為醫療行業中的“黑馬”呢?
目前互聯網醫院有兩種模式,分別為實體醫療機構主導和企業主導。第一種模式是以醫療機構為提供主體,互聯網醫院作為醫療機構的第二名稱。目前很多知名的三甲醫院都開通了互聯網醫院,比如邵逸夫互聯網醫院、華山醫院互聯網醫院;第二種模式是互聯網公司和企業申辦互聯網醫院,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平臺,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比如我們熟悉的好大夫、京東健康提供的掛號、咨詢、處方等醫療服務,也依托于互聯網醫院。
如果想要“順利”發展互聯網醫院的話,一方面需要有供求市場,因為目前中國正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疫情期間需要把握好安全距離互聯網醫院系統,甚至在疫情“爆發”、“擴散”的時候需要進行居家,避免交叉“感染”,所以,在這時,互聯網醫院成為了有就醫需求的患者的首要選擇,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39億,從這個數字上就可以看到人們對于互聯網醫院的需求有多么的大了。